金针菇出菇管理要点 金针菇出菇管理要点


金针菇出菇管理要点 金针菇出菇管理要点

文章插图
金针菇出菇管理要点是哪些呢,很多人都比较疑惑 , 那么今天就给大家具体说说看看吧:
金针菇出菇管理要点 金针菇出菇管理要点

文章插图
一、催蕾1.搔菌:将工作场所用百病傻或赛百09药物喷洒并沉降后,把菌袋两头的扎口打开 , 并拉直袋口 , 将接种块和基料表面的一层厚菌膜及老菌皮去掉,即为搔菌 。搔菌可使菇蕾生长整齐一致 。所用工具可用8号铁丝做一个3~4个钩齿的小耙子,将基料表面菌膜搔破,连同老菌皮和种块一起清除,然后将料面稍整平,有条件的可随即灌入清水,12小时后将多余的水倒出来;为防止杂菌侵染,手耙在使用前应先用酒精棉球进行消毒处理 。
2.降温:低温是促成菇蕾形成的重要条件 。进入出菇管理后,温度要降到7~13℃,低于7℃,长速太慢,如温度高于13℃,往往会在基料表面出现大量气生菌丝,影响菇蕾的形成 。
【金针菇出菇管理要点 金针菇出菇管理要点】3.增湿:出菇场地的相对空气湿度要保持在80%~85%之间,以诱发菇蕾的形成 。增湿的方法很多,可用地面灌水、墙体及空间喷雾等形式进行 。
4.诱蕾:经过上述管理,几天后,经过搔菌处理的基料表面就会再度长出些许气生菌丝 , 并随即倒伏,然后会出现浅酱油色的水珠,这是菇蕾出现的先兆 。很快,米黄色(或白色)菇蕾就会整齐地出现在基料表面 。菇蕾出现的速度因菌株而异 。有的需2~3天,有的需要10~15天才能出现菇蕾 。如迟迟不现菇蕾,多是基料含水率偏低所致,这时可向基料表面喷20℃的温水,数量不宜过多 , 喷水标准以不积水为宜 。
二、温度金针菇是一种低温菌,出菇的理想温度为10℃左右 。适宜温度条件下,子实体生长慢,颜色白(浅),整齐,质嫩,产量高 。如果超过15℃,则子实体迅速增长 , 菌盖很快开?。?菌柄粗短,很难形成理想的商品菇 。并且,在高温条件下,病虫害易于发生,影响产量 。出菇温度的调节应掌握解袋现蕾后 , 降温至5~8℃ , 维持3~5天,使同批菇的生理成熟度尽可能保持同步,这样出菇整齐、健壮,基料中的营养能得到充分吸收利用 。
在降温时应注意两点:一要配合通风透气,降低二氧化碳浓度,促使菇蕾大量生成;二是基料表面不能太湿,应保持相对干燥的湿润状态,以防冻害的发生 。经低温驯养后 , 恢复出菇时所需的温度,保持在10℃左右,即可有效促进子实体生长 。定点供应超市的出菇,应控制温度在7~9℃,不要过高 。
三、湿度金针菇在出菇期间,一般以集贸市场鲜销时 , 应维持较高湿度 , 菇蕾形成阶段 , 相对空气湿度应保持在90%左右 。菌柄长至0.5厘米时控制在85%左右,菌柄长至1厘米时,控制在80%左右 。为了增湿,可向墙壁和地面喷洒重水,但切勿向袋口的菇体上直接喷水,幼菇遇水后,菌盖会产生斑点,基部会变成黄棕色至咖啡色或褐色 , 影响菇品的质量 。菇体过湿还会引发根腐病和细菌性斑点病等病害,尤其在温度高于15℃时 , 湿度不可高于85% 。如果鲜菇供应超市、大酒店或定点单位时,则应尽量降低湿度条件,一般可保持在70%~80%之间,以最大限度地延长产品的货架寿命 。
 四、通风理论上来讲,金针菇子实体在生长期间,需要较多的氧气,因此 , 必须保持适度通风 。但是,我们多年的实践表明:适度的二氧化碳浓度不但不会影响其子实体生长发育,而且还有助于提高菇品的商品质量,比如,在地下4米的人防工事内进行栽培时,除出入管理时的开门等少量通风外,其余时间不予通风 , 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条件下,其子实体反倒整齐、鲜嫩、色泽浅(黄色菌株),但是其基部色泽加深,甚至呈褐色;二氧化碳浓度过低,又不利于菌柄伸长,而且菌盖易开伞 。因此 , 应根据子实体发育的不同情况,分阶段进行通风调节 。在催蕾阶段和子实体生长后期,应增加通风次数 , 加大通风量 , 这样可使菇蕾形成量多,出菇整齐 , 且不易形成针尖菇 。在子实体生长中期,应减少通风量,使二氧化碳的浓度增高到1%~2%为宜 。子实体生长后期,应适度控制通风,进一步增加二氧化碳的积聚量,从而获得菌盖小、菌柄长、粗细一致的金针菇商品 。但应注意,严重通风不良时,可诱发棉腐病等病害,因此 , 应掌握适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