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八大怪到底哪个更奇怪

关中八大怪就是,有着丰富历史文化积淀的陕西关中地域,沿袭历史民俗,形成了活泼有趣“八大怪” 。其中包含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头上戴、面条像裤带、锅盔像锅盖、油泼辣子一道菜、秦腔不唱吼起来 。
风气不必定都是美妙的,也会有一些奇奇异怪的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中八大怪到底哪个更奇异?
第一怪:板凳不坐蹲起来
东晋有个“身无长物”的典故,说的也是席地而坐的风气 。此风气的改变应在晋以后,关中地域根本坚持了“坐”的本意,只是姿态稍有转变,膝盖不着地了,大腿压在小腿肚子上 , 就变成为蹲姿,于是乎想蹲就蹲,此风气也就世袭了下来 。
第二怪:房子半边盖
传统的中国度居一般都是“人”字型构造,关中地域把这种房子叫“安间”房,又叫上房 。里面住着主人和老人,构造都是厅房、两边是卧室 。一个院落除了上房还有偏房,在关中叫厦子房,房子的构造是“人”字的一半,就是半边盖的“怪”房子 。
第三怪:姑娘不对外
这一怪很多地域都有,只是在关中地域现象更突显,人情味也更浓郁 。“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关中男人的写照,它的正面意思是关中男人恋家恋婆娘,在“玩龙玩虎不如玩黄土”的小农时期,这种思想也算正统 。既然关中男人还不错 , 那么,这里的姑娘自然爱嫁当地郎了 。配合这一观念的还有这里的地理优势,八百里秦川自古都是自给自足的宝地 , 风调雨顺,物产丰硕,缺灾少害 。所以,民殷实而安于现状,不思外出营生 。

关中八大怪到底哪个更奇怪

文章插图
第四怪:帕帕头上戴
在关中风气中这一怪最好说明了 。过去人的生存环境差,黄土高原上风刮尘扬,烈日狠毒 , 妇女们出门干活串户没个掩蔽可不行,顶块手帕不能算怪吧?遮阳伞、防晒霜、口罩、墨镜是现代女性的生涯必须品,过去的关中女人没这样的条件 , 她们生涯中有一块整端英俊的布做手帕就不错了 。走亲戚,回门子(回娘家),下地干活时这个自制的手帕就施展出大作用,年青的妇女把手帕戴出许多名堂来,成为风情和装潢 。
第五怪:面条像裤带
【关中八大怪到底哪个更奇怪】关中奇特的地理结构和自然环境使得关中地域成为一个以面食为主的地域,在以米菜为主的处所的人们总是想不通 , 那关中人天天吃面条没个名堂换,怎么就吃不烦呢?其实,在关中 , 聪慧灵活的关中婆娘们已经把面食发展到一个很高的境界了 。单是一个简略的面条,关中人做出的名堂达几十种,棍棍面、片片面、凉面、臊子面、酸汤面、浆水面等等 。说其像那裤带,说的是那面做的宽度和长度 , 在关中地域的面馆,一碗面只有一根面条,但若要让个弱女子能把这根面条吃完 , 那也是难事 。其中属棍棍面最长,臊子面最少,一碗饭只够吃一口,因此有得名:一口香 。关中的男人娶媳妇,大多都是要看这女人的擀面手艺了 。
第六怪:锅盔像锅盖
传说当年有场战斗,战斗的一方是新疆人,打到陕西的时候,干粮已经没了,只剩下些面粉,没有方法,就把那面粉和水和了,弄成饼状 , 放在那头盔里用火烙,做好后皮黄里香 , 而且持久耐放,随即传了开来,那打了胜仗回去后,兵士就让妇人照着做,但没有头盔 , 就在自家的锅里烙了,就有了锅盔这个名字,也就有了锅盔这个面食的名堂了 。
第七怪:油泼辣子一道菜
关中人对于辣子情有独钟,爱吃,而且和别的处所吃法不同 , 不吃干辣子面,而是油泼辣子 。秦椒是很著名的 , 不但辣味十足,且具有奇特的香味 。油泼辣子做法很简略,也很有意思,同样是一样的辣子面,可家家的味道不同 。常见的做法是辣子罐里的辣子面不能放满,六成即可,放点盐、胡椒或者别的 , 用原汁的菜籽油烫出来的味道最好,油温很有讲求 , 高了,辣子面会焦的,烫出来的味道就会发苦;低了,就没有辣子的香味,却是生油味,油温掌握在八九成热,边倒边搅,直至油把辣子面埋没了就行了,这时候奇特的香味会四处漂?。侄寄芪偶?。

关中八大怪到底哪个更奇怪

文章插图
第八怪:秦腔不唱吼起来
这里的唱戏指的是秦腔表演 。其实秦腔也不是真吼起来的,只不过演员表演起来确切很卖力量,开玩笑说是“叫破天” 。夏天的时候,西安城墙周围会有很多自发的群众集团在那里唱秦腔,确切不须要扩音器之类的东西,老远就能听到,这种唱腔也许和关中人的语言特点有关,浑厚、耿直、调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