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晒被子“太阳味”是螨虫烤焦味道? 烤螨虫的味道

烤螨虫的味道(晒被子的“太阳味”就是烤螨虫的味道?)
干棉被或毛巾等棉织物会有一种独特的“太阳味”,闻起来令人愉悦 。关于这种太阳味的来源,众说纷纭 。
[以前的视图]
更早的理论是,太阳的气味来自螨虫被烧焦后尸体的气味 。然而,这种说法缺乏明确的实验证据 。焦螨虫的味道应该和蛋白焦的味道差不多,离太阳的味道很远 。也有人说,太阳的气味是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后留下的气味 。但实验证明,用紫外线灯照射非纤维织物表面,可以杀死被照射表面的微生物 , 但闻不到太阳的味道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太阳的气味来自紫外线照射氧气产生的臭氧 。这种说法的问题在于产生的臭氧浓度太低(20–40 ppb),难以形成明显的气味,臭氧本身就是恶臭的 。还有太阳烤焦棉纤维的理论,水蒸发的理论,等等,等等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没有一些令人信服的实验,我们怎么能弄清太阳味的来源呢?
[最新成果]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马修·约翰逊团队最近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研究小组使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户外干燥的棉毛巾表面散发的气体成分 。与室外阴凉处或室内晾晒的毛巾散发的气体成分相比,室外晾晒的毛巾散发出大量的醛、酮、5-9个碳原子的羧酸等有机化合物 。它们中的大多数在低浓度下闻起来令人愉快,有些还用于香水中 , 如2-甲基丙醛 。这些化合物是太阳味道的根源 。
作者将用去离子水洗净晾干的毛巾放入塑料袋中 , 向袋中通入空空气吹表面,使毛巾表面的物质脱附到空空气中(图1) 。这些物质随空气体流出,被吸附剂捕集富集 。在测试过程中 , 吸附剂被加热以将有机物解吸到气相色谱中 。每个色谱峰对应的组分分析由质谱结合色谱完成 。
1.气体取样装置示意图 。图片:environ.chem
从在阳光下干燥的毛巾中解吸的气体的气相色谱图显示了许多在背景信号中没有发现的峰(图2a) 。这些峰对应的化合物多为5-9个碳原子的羰基化合物(详见图2b) 。在低浓度下 , 这些化合物具有令人愉快的香味,这与太阳的气味非常相似 。
图二 。晒干后毛巾解吸的气相色谱图 。图片:environ.chem
光谱b中的化合物:
2-甲基丙醛:2-甲基丙醛;甲基丙烯醛:甲基丙烯醛;2/3-甲基呋喃:2/3-甲基呋喃;3-甲基丁醛:3-甲基丁醛;戊醛:戊醛;2-甲基戊醛:2-甲基戊醛;辛烷:辛烷;Xanal:己醛;庚醛:庚醛;辛纳尔:辛纳尔;壬醛:壬醛;癸醛:癸醛;壬酸:壬酸
在找到产生太阳味道的化学物质后,我们需要指出这些物质是如何产生的 。在这里 , 作者不能做具体的实验观察,而是给出自己的猜测 。具体来说,这些化合物的产生经历了两个主要步骤:一是阳光中的紫外线激发吸光染料、消毒剂、柔软剂等分子 。毛巾上,使他们兴奋和活跃(图3a) 。在此步骤中,还会产生少量臭氧和高活性自由基 。其次,这些被紫外光激发的高活性物质与空气体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吸附在毛巾表面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被氧化和质子化,形成各种羰基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和纤维素表面的羰基通过物理吸附或氢键作用固定在织物表面(图3b , C) 。这种假设与以下实际现象是一致的:
1.洗过的棉织物在阳光下晒干后,太阳的气味更强烈——织物表面的水层可以散射太阳光,增加太阳光在织物表面的路径,增加活性物质的浓度 , 从而更容易产生羰基化合物 。
2.织物的太阳味往往会持续几天——羰基化合物通过物理吸附或氢键作用稳定地固定在织物表面 。
3.自然界中由纤维素制成的表面,如树干,在雨后暴露在阳光下时会产生类似的太阳气味 。
图3 。日光风味物质的可能产生机理 。图片:environ.chem
【前路在何方】
在作者看来,这部作品并不完美,至少有以下几个因素可以改进:
1)无法检测高沸点、非挥发性化合物 。受色谱进样前热解吸温度和色谱柱热稳定性的限制 。需要开发和使用新的检测方法 。
2)热稳定性差的物质无法检出 。例如 , 1974年,一些科学家指出,太阳的气味可能来自过氧酰基硝酸酯 。但受热容易分解,进入色谱柱前可能不存在,所以一直没有检测出来 。
3)测试的面料不限于棉织物 。如果有必要探究纤维素表面的羟基对留味物质的影响,可以用尼龙等化学纤维进行对照实验 。
【网传晒被子“太阳味”是螨虫烤焦味道? 烤螨虫的味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