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征服or末路:出境游“龙头”能否绝地求生?( 二 )


文章图片

图/凯撒旅游官微
可是,作为龙头凯撒的盈利支柱多年来都是依靠出境游,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措施的严格执行之下,几乎面临腰斩与另谋出路的窘境 。
出境游的终章不期而至,活下去,到底怎么活下去,成了凯撒不可逾越的一道选择题 。
02、要尊严还是活下去,断臂求生的龙头们面临商业道德上的新考验在多元化的发展当中,境外出行服务是凯撒这样的龙头在行业耕耘多年后摸索出的一条出路 。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胜出,成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中国奥委会辖区独家票务代理及接待服务供应商就是其境外服务能力的印证 。
但是,也是由于这个独家票务代理及服务商的身份,让凯撒在大灾之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
2021年3月20日,东京奥组委正式宣布不接受海外观众入境 。
这条消息对于凯撒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无法通过票务及境外服务获取收入的情况下,大规模的退票工作又是其不得不面对的繁重工作 。
处理稍微不够妥善,就会引起舆论上的波澜 。
有不少购票者反映,在与凯撒旅游沟通退票时,被提出,奥运门票要扣除“取消费”,亦称“操作费”,扣除比例高达票面价格的20% 。这让很多消费者表示无法接受,并且,这一费用在购买门票时根本就未曾被告知 。
在敏感的时节闹出这样的风波,折射出的恐怕是旅游业千方百计控制成本增加收入的窘境,可是看起来这样的措施没有得到大众的理解和认可,相反客户聚焦到的是这件事背后,旅游业失去支撑的事实 。
事实上,像凯撒旅业这样的龙头,在赛事旅游方面已经积累出了相当的经验,相继成为了伦敦、里约、平昌、东京奥运会中国大陆地区独家票务代理及中国奥委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接待服务类供应商,其中伦敦奥运会更是为其带来1.2亿左右的收入 。
当失去已成定局,能否挽回损失就势必成为凯撒们抽身之前必须考虑的问题 。但是,舆论的爆发与反噬让凯撒再次成为众矢之的,雪上加霜的局面几乎摧毁了其翻身旅业的根基 。
在新冠的阴影之下求生存,是凯撒等旅游品牌必须面对的全新课题 。这个品牌群体亟待寻找出路的心情可能会被资本理解,但是向客户生硬的收取费用则是完全不被商业道德所允许的行为 。
那么,如此环境之下,求生的征途到底在哪个方向?这个答案只有它们自己知道 。
03、向海而生,凯撒开启求生之路长久以来,总部地处陕西的凯撒,立足于出境游的细分市场中,成熟的商业逻辑和丰富的运营经验让身处内陆的凯撒依然可以在旅游热潮中如鱼得水 。
但是,新冠以来,出境游短时间内无法恢复的情势下,急待转型的凯撒不得不通过迁徙的方式重新确立业务中心,来渡过这一难关 。
选择何地作为落脚点,这需要凯撒管理层拨云见日般的思考 。
——向海而行,这是凯撒给出的答案 。
国内旅游资源的分布中,海南一直以来都凭借独特的自然风景而名声在外 。更重要的是,在海南自贸区成立的大背景下,优质商品落地的免税市场与凯撒多年来出入境业务的丰富经验有着天然衔接的优势,鏖战海南免税市场成了凯撒转型的优选 。
目前,全球占地面积最大的两个免税店都在海南,在疫情肆虐的过程中,海南就依靠自贸港政策以及离岛免税业务逆市上扬,震惊整个旅游业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海南离岛免税行业营收超300亿元,比2019年翻番;今年前两个月,海南全省9家离岛免税店免税销售额84.9亿元,同比增长359%;购物152.9万人次,同比增长191% 。
一方面是大有可为的市场,另一方面是求贤若渴的期望 。在政策上,海南对于旅游企业的吸引力也是巨大,据三亚介绍,海南对注册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并实质性运营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适用最高15%的个税优惠政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