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博士褪黑素 禾博士怎么样

疫情期间 , 为了少生病 , 大家都在想各种办法提高免疫力 , 比如在家做健身操 。当然 , 也有不想运动的朋友 , 想着靠各种保健品“强身健体” 。
那么 , 保健品真的能提高免疫力吗?购买保健品要注意什么?这就为大家整理一下以往保健品评价的数据 , 带给大家对各种保健品的正确认识和理性购买 。
一本正经的序言 。1.保健品不是药品 。保健品不能治病 。他们只能调理身体 , 却治不好你的病 。凡是自称“包治百病”的 , 都是大傻瓜 。
2.保健品吃得越多越好 。吃多了会有副作用;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 , 有些功能性保健品如果不同的人吃了可能对身体有害 。比如出血性疾病的人少吃鱼油 , 因为鱼油有稀释血液的作用 , 会加快血液流动 , 加重出血;痛风或高尿酸患者不宜食用核酸保健品 , 因为核酸会使嘌呤代谢更加紊乱;儿童应谨慎食用人参、蜂王浆等“滋补”保健品 , 因为它们可能会干扰身体激素的分泌 , 导致性早熟 。
接下来梳理的评价包括:维生素C、益生菌、维生素E、西洋参胶囊和灵芝孢子粉胶囊、叶酸、胶原蛋白、钙制品、鱼油等 。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阅读 。
1.维生素C产品说到“增强免疫力” , 保健品行业的顶级流大概就是维生素c了 , 由于新冠肺炎的情况众所周知 , 除了双黄连 , 板蓝根 , 连花清瘟胶囊等 。 , 维生素C一度成为抢购品 。
前段时间 , 一则“武大中南医院彭智勇团队:#维生素C或可治疗新冠肺炎# , 正在临床试验!”这个消息让大家对C产品更感兴趣了 。
【禾博士褪黑素 禾博士怎么样】虽然我们理解每个人对特定药物的渴望 , 但在将维生素C等相关产品推上神坛之前 , 我们不妨停下来再想一想 。
新闻中提到“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试验” , 首先是“临床试验” 。审判仍在进行中 , 结果还没有出来 。现在说维生素C可以治疗和预防新冠肺炎还为时过早 。其次是“大剂量”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彭智勇教授做的临床试验 , 用的剂量是24g 。24g的日剂量是普通健康成人维生素C日推荐量(100mg/d)的240倍 , 相当于服用240片维生素C片 。如果每天食用这个量 , 可能会对未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健康人群造成伤害 , 如胃肠道刺激、腹泻和消化不良 , 增加肾结石风险 。
对于健康人来说 , 每天吃一斤蔬菜 , 半斤水果 , 就能满足一天的维生素摄入量 。但现在 , 当你买不到足够的水果和蔬菜时 , 你可以服用一两片维生素C片 。但不要长期服用过多的维生素C , 以免产生副作用 。
C应该怎么选 , 怎么吃?详细报告可以加盖“检测了18个维生素C:康和何医生问题多 , 百元保健品不如2片”
从测试结果来看 , 加味和养生汤的综合CCR评分较好;维生素C片 , 只要2块钱 , 和几十上百的保健品、泡腾片没什么区别 , 性价比高 , 所以推荐作为日常补充 。此外 , 泡腾片的钠含量惊人(6000~12000mg/100g) , 甚至超过酱油(4000~7000mg/100g) 。如果孩子从小摄入的钠多 , 成年后患高血压等疾病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 这一点不容小觑 。
2.益生菌产品当我们在抢购双黄连的时候 , 在海的另一边 , 日本人在抢购乳酸菌饮料 。据日本媒体报道 , 一些号称“提高免疫力”、“提高活力”的乳酸菌饮料日销量猛增 。比如明治、麒麟、朝日等品牌下的乳酸菌饮料出货量大幅增长 。
无论是酸奶、乳酸菌饮料还是益生菌冻干粉 , 帮助消化、改善肠道蠕动、增强免疫力的关键在于以乳酸菌为代表的益生菌 , 而益生菌的活性尤为重要 。
肖道长对15种酸奶和乳酸菌饮料产品进行了人体胃酸模拟实验 。结果表明 , 在模拟人体胃酸的实验中 , 所有产品中的乳酸菌几乎全部被消灭 。也就是说 , 即使喝了这些含有益生菌的产品 , 益生菌也无法“活着”到达肠道 。
但也有专家认为 , 益生菌虽然被胃液杀死 , 但其代谢产物也会有同样的效果 。比如益生菌的细胞壁含有多糖 , 可以调节肠道 。但仍有争议 , 具体研究将由科学家继续进行 。我们仍然专注于如何让更多的益生菌活着到达我们的肠道 。
根据肖道长博士此前的评价 , “对11种益生菌的评价:9种无效 , 尤其不推荐用于陈晗症、儿童期、唯一期” 。如尼姑、Mami爱等11款产品模拟胃酸消化后的存活率为0 。建议你尽量在吃饱或吃完后再吃 。
当然 , 盲目食用益生菌也可能带来健康风险:益生菌携带的耐药基因转移到人体内 , 引发耐药问题 。所以要咨询医生 , 在他相应的指导下决定是否吃特定的益生菌 。
3.维生素E产品据中国营养学会介绍 , 维生素E有三大生理功能 , 即抗氧化、维持生育能力和增强免疫力 。蔬菜、水果、坚果等都含有维生素e 。 , 尤其是在食用油中 。只要饮食正常均衡 , 就不需要补充 。
2019年11月 , 《消费者报告》将10款最畅销的维生素E产品提交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 。详情请看10个维生素E测试:不推荐善存和奥佳宝 , 这两款产品表现不错 。
检测结果显示 , 本次检测的10款产品原料均为天然维生素E , 奥宝维生素E含量高达909mg/粒 , 超出最大耐受量约200mg 。好的过氧化值过高 , 不建议购买 。黄金搭档和何博士CCR 8.2 , 值得推荐 。
一般来说 , 维生素E在人体内的作用主要与其摄入量有关 , 但越多越好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年版)》建议 , 18岁以上成年人维生素E的推荐日摄入量为14mg , 最大耐受量为700mg 。
4.西洋参胶囊和灵芝孢子粉胶囊增强免疫力 , 延缓衰老 , 缓解疲劳……中国人对各种“补品”似乎总是毫无抵抗力 。道长还送了6个品牌的西洋参胶囊和3个品牌的灵芝孢子粉胶囊进行基因分析和功效分析 。
虽然西洋参中的人参皂苷、灵芝孢子粉中的灵芝多糖和灵芝三萜具有调节或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 但根据检测结果 , 保健品中含有的功能性成分有限 。
以西洋参保健食品为例 , 主要功能成分是人参皂苷 , 一般来源于西洋参原料 , 具有调节免疫、缓解疲劳的作用 。皂苷是西洋参的特征指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西洋参中皂苷含量不得低于2% 。结果表明 , 6个品牌西洋参胶囊中总皂苷含量均高于2% , 但不同产品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
此外 , 三种灵芝孢子粉胶囊的功能成分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 。目前市场上灵芝孢子粉胶囊的价格相差很大 , 从十几元到几百元不等 。如果价格太低 , 原料孢子粉可能是从灵芝孢子油中提取的 , 所含功能成分极其有限 。完整报告请戳“测评报告|”看看都是哪些保健品吹的!》
目前 , 证明保健食品保健功效的证据主要来自动物实验 。食品科学的云博士认为物质的代谢和剂量效应在人和动物之间可能是不同的 。因此 , 在动物实验中有疗效并不意味着在人类身上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 。如果你想保持健康 , 你应该把钱和精力放在饮食和运动上 , 而不是吃保健品 。
(以下是对其他与免疫力关系不大的保健品的评价 。肖医生觉得既然是在做保健品合集 , 就整理在一起了 , 朋友们可以根据个人需求来看~)
5.叶酸产品叶酸是一种常见的营养补充剂 , 可以预防世界各地婴儿的神经管缺陷 。
医院开具的叶酸是有中医标准的 , 有临床试验;保健食品中的叶酸通常含有其他成分 , 如铁、维生素等 , 一般不会进行临床检测 。所以一般情况下 , 孕妇应该听从医生的指导 , 选择医院开具的叶酸 。但是 , 除非另有说明 , 选择保健食品作为补充也是可行的 。
完整评价请戳“孕妇11项叶酸检测:胎儿是医院送的好吗?”我们不推荐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健康 。
6.胶原产品胶原蛋白是当代爱美人士天天挂在嘴边的营养素之一 。但是吃胶原蛋白产品真的能让你变美吗?
根据小道长的检测数据 , 优米、何博士等胶原蛋白含量较高 , 健安喜最少 。检测的8款产品胶原蛋白含量还不如一个3元的鸡爪 。氨基酸评分测试结果显示 , 颜如玉、米露、康恩贝等7款产品评分为0 , 说明胶原蛋白本身的营养极不平衡 , 胶原蛋白能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程度有待商榷 。
道长不建议你买胶原蛋白产品 。保证优质蛋白质加上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的供给才是美容之道(对了 , 不要熬夜!) 。不死心的朋友们 , 请看完整版报告《8种胶原蛋白类型对比:美容养颜?也许连“鸡爪”都不如“
7.钙产品钙是人体中含量最丰富的矿物元素 , 对人体非常重要 。生长期的钙测定会导致生长发育缓慢 , 甚至导致骨骼变形和佝偻病 。中老年人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 , 严重的话会导致骨折 。
测试了六种固体钙和液体钙产品 。综合评价结果显示 , 汤臣倍健综合得分较好 。无限极因为含钙量低 , 吸收率低 , 没有被推荐 , 而且这款产品单价也高 。完整评测请戳《6个品牌补钙产品评测:揭开补钙真相!》
“维生素D、蛋白质等物质可以提高钙的吸收 。其实日光浴也可以补钙 。每天日光浴20mim后 , 人体就可以合成一天所需的维生素D , 无需额外补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边华伟说 , “补钙的最佳时间是饭后 , 而且要多次少量补钙 , 这样可以提高吸收 。”
8.鱼油产品鱼油 , 指的是从鱼中提取的油 , 被誉为“血管清道夫”、“脑黄金” , 深受中老年人的喜爱 。
《消费者报告》已向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交了8个品牌的鱼油产品 。完整评价请加盖“8个品牌鱼油检测:3个虚假宣称 , 3个不合格 , 其中一个致癌”
检测结果显示 , 山村的DHA含量、康恩贝和澳佳宝的EPA含量均低于产品标签值 。自然之宝、健安喜过氧化值超标;汤臣倍健、安利纽崔莱、Swisse是综合评价比较好的 。
值得注意的是 ,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服用鱼油 , 凝血功能障碍(血友病)、过敏体质者不宜食用深海鱼油 。对于正在接受手术或服用消炎药的人 , 最好在进食前咨询医生 。
记住 , 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 。另外 , 在服用保健品之前 , 最好听听医生的建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