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父母都存在的阅读误区(大孩子还需要亲子共读吗())

几年前,我接触了很多孩子在上小学或即将上小学的家长。我跟这些妈妈们兴致勃勃地分享孩子读的书时,有的妈妈会说:我也想让孩子多读书,但是我家孩子不爱读啊,他更爱玩游戏。
我说:那你陪他一起读啊(也就是我们现在人人都知道的亲子共读),读着读着他就会喜欢的。有的妈妈说:陪了啊,还是不太爱读。我就会问:经常陪吗?有固定下来每天睡前时间亲子共读吗?然后妈妈们就露出为难的表情。
也有妈妈说:以前我孩子挺爱读书的,小的时候我陪他一起读了不少故事,可是大了之后,他就渐渐不那么爱读了。我就问:是不是他大了之后,你觉得他已经学会了自主阅读,就不再陪他亲子共读了?另外,你自己平时喜欢看书吗?
其实,答案不用猜,如果孩子小时候很爱读书,大了却不爱读,基本就两种可能。
第一种情况:
孩子大了之后(一般是上了小学之后),父母觉得孩子的认字量已经够用来读书了,就没有必要再陪孩子亲子共读了,这是亲子共读撒手比较早的情况。
撒手稍晚一点的家长,他们明白会认字不等于会阅读,他们会继续陪伴孩子一段时光,等到孩子已经基本具备了自主阅读能力后再撒手。无论撒手是早还是晚,这里面也有两类父母:一类是原本自己就不太爱读书或觉得陪孩子读书太累,能不陪伴就不陪伴;另一类是父母并非不愿意陪伴,而是因为认知有误,真的以为孩子已经不再需要亲子共读了。
第二种情况:
父母把孩子读书这件事当成了“功课”、“任务”,不放心孩子到底读进去了没有,读懂了没有,总是要时不时去考问一番:“看完了?那么快?看懂了没有啊?”“你说说这故事都是讲什么的?你学会了什么道理?有什么收获?”“你说你都看懂了,那你说说感想啊?实在说不出来,那就写篇读后感吧”......
家长这样的考问来过几轮,本来孩子以前是享受阅读的,现在有可能就很难做到享受了,阅读变成了一项有负担的事情,想想看:孩子把真正的功课(学校作业)做完后,补习班课外班(现在孩子的补习班课外班都太多了)之余,终于有点空闲时间可以读点有意思的东西,结果读完了还要应付家长的考问,搞不好还要写读后感,太烦了,不如不看了,还可以轻松一点。

先简单说说第二种情况。家长不要把孩子的阅读看成是一种学习(虽然现实中很多家长依然故我,我还是要不断强调),若因此破坏了孩子的阅读兴趣,是得不偿失的。
儿童时期的阅读,应该是一段非常快乐的体验,这种体验不仅关乎孩子未来的幸福能力,更是与阅读建立一生的联系的重要情感基础。作为家长或老师,无论我们做什么,说什么,无论我们是否和孩子亲子共读,最首要的是,至少我们不要去破坏孩子对“阅读是一种快乐”的体验。毁坏兴趣的教导是最糟糕的,比不教导还要糟糕。
那么,是不是就不能问问题?读后感也不能写?当然不是。但是什么情况下能问、什么时机才能让孩子写,怎么问、怎么让孩子写,问以及让孩子写的背后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都有讲究。做得好,对孩子是促动成长,做得不好,是阻碍他的成长。回答问题和写读后感,重要的是过程,而我们大多数家长关注的只是结果。
就像诗词的目的不是拿来比赛的一样,阅读的目的也不是拿来考试的。(比赛只是玩儿诗词的一种手段,就跟《红楼梦》里结诗社联句和行酒令一样,而不是诗词的目的和目标;考试只是学校想出来的一种标准化测评的手段,但不是我们阅读的目的和目标。)
如果你只是为了比赛去背诗词(我认为参加诗词大会的选手绝大部分都不是为了这个目的去背诗词的),为了考试而去阅读,你不会真正懂诗词,也不会对你读的那些书、所学的知识真正有所领悟。其实这是一个比较大但也十分重要的话题,今天暂不做过多讨论。
今天我们主要是来讨论第一种情况的。其实,孩子大了之后到底还需不需要亲子共读,在这个问题上,许多家长一直以来有着一个很大的误区。

会认很多字,
但自己“阅读”还是很难哦!

首先,亲子共读和孩子已经能够自主阅读两者之间并没有排他性。认为孩子已经具备自主阅读能力了,就完全不再需要或者不应该还需要亲子共读,这是一个错误的认知。
我们都知道:孩子大了会自己穿衣服了,就无需父母再动手帮忙给孩子穿;孩子的年龄增加了,奶粉从2阶段升到3阶段,就不再需要2阶段的奶粉了。然而阅读,却完全不同此理。
因为,阅读的习惯与阅读能力、阅读的广度和深度,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养成的,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成长和引导过程。这和孩子的思维及视野的不断发展也需要我们父母的引导和支持是同样的道理,阅读,是一个伴随孩子不断成长的过程。
有的家庭,孩子认字比较多一些了,亲子共读就特别早地被停掉了,这是相当可惜的。
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是:会认字不等于能阅读。会认字不等于就能感受和自行领会由一串串字符组成的各种风格的文字到底在说什么,也不等于就能体会和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复杂与微妙的情感及故事情节发展。(注意:孩子能够自行翻阅绘本并乐在其中,绝大部分是因为绘本有图画,而不是被文字所吸引。)
从认识一个个的单字到学会阅读和体会一本书(不是指图画书,是指类似国际大奖小说系列读物难度的书籍)之间,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要帮助这个过程顺利实现,最好的方法就是亲子共读。
举例来说,一个二年级下学期的小学生,即使识字量中等,一般来说也基本可以阅读国际大奖系列的章节小说了。那是不是说每一个二下的孩子都能做到拿起书来就非常爱看,并且可以一气不停地把一本一百多页的以文字为主的儿童小说独立地看完呢?不是。
我相信如果到学校里去做调查,会发现有很多孩子是做不到的(应该绝大多数都是亲子共读没有坚持做或基本没有的孩子)。孩子的识字量到了,但阅读能力还没到,他们还没有习惯一下子阅读那样的“长篇”(对他们来说就算“长篇”了)。

那么父母这时候该怎么办呢?很简单,拿起书来陪孩子一起读,读给他听。在你陪伴他一本本书读下来的过程中,孩子的阅读能力就会不知不觉地提高。有的孩子可能你这样陪他读上三五本,再遇到类似程度的新书,他就已经可以自己拿着书独立阅读了。
还有的孩子可能需要你陪他读个七八本,或者十几本,他才愿意开始独立阅读(注意:都是指类似国际大奖小说系列读物难度的书籍)。这很正常,每个孩子的节奏都不完全一样,但只要持续下去并引导得当,都能够达到相当的水平。
此外,有时候你会发现,孩子已经能读某个程度的书籍了,可看上去差不多程度的另一本书,孩子却不愿意自己读。排除内容上不喜欢的可能性后,这往往是因为孩子读的书太少或者题材和类型相对单一。
比如,有的孩子只读文学故事类而不读历史科普类,有的反之,有的只读魔幻小说,还有的只读漫画书或快餐儿童文学,这都会产生不适应其他题材和风格的阅读问题。
不同的书籍可能在题材上完全不同,写作风格也迥然有异,孩子若没有习惯阅读多样化的书籍,“阅读能力”就会显得不够。即使能阅读几本书、十几本书甚至有几百本上千本的阅读量,也不等于就能顺畅地阅读所有的书。这时候用亲子共读来培养孩子的口味不偏食,帮助他从不习惯到习惯,在不同风格和题材的书籍之间完成过渡,是最好的方式。
例如,我儿子七年级看金庸的小说时,其实那个文字对他来说并不算难,但他始终在心理上觉得难,原因就是金庸的文字风格跟他惯常读的书很不一样。虽然他以前也读过类似难度的读物,但因为量不多,并没有通过积累完成提升,至少没有让他觉得自己的“水平已经到了”。
怎么办呢?他不肯自己看,而我判断这内容他肯定喜欢,于是我就读给他听。第一本读《射雕英雄传》,我记得当晚给他读完了第一章,问他感觉如何,他说:“太好看了!”然后恳求我继续读,因为到了睡觉时间,我没有再给他读。
第二天,大概因为我在忙什么,他想再来央求我给他读,我说得等一等,结果他等不及,自己看去了。这之后的若干天,一口气把四本《射雕》都看完了,又开始看《神雕侠侣》《天龙八部》《笑傲江湖》《倚天屠龙记》,把家里所有的金庸全看完了。再问他还觉得难吗?回答:“好简单。”那么多本金庸一路读下来,量的积累是不小的,他的阅读能力又进步了不少。
为什么他还需要你共读?
因为这样才有聊天的话题啊

其实,如果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有时候当他要有一个进阶时,只要我们稍稍帮一帮他,动用一下亲子共读这个手段,就能帮他不知不觉进入一个新阶段。也有的时候,遇到合适的读物,不用帮忙,孩子自己就跨越过去了。
但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现象,也是让很多家长困惑的一个现象是:明明孩子已经具备独立阅读某本书的能力了,可有时候他还是不愿意自己读书,而总希望是你读给他听。这时候,有的家长会怀疑,孩子真的已经可以自主阅读了吗?
事实上,不止是读图画书的幼儿有这个现象,小学生这个现象也很普遍,尤其是男孩子。
图画书我们曾经说过“它本来就是大人读给孩子听和看的书”,而不是让孩子自己阅读的书。即使孩子有时候愿意自己去翻看,也不会改变图画书的这一特性。
给孩子做过图画书亲子共读的父母一定会有体会:某本他特别喜欢的图画书你都不知道已经给他读过多少遍了,但他依然还要你再给他读。如果你某个地方读错了,他还会纠正你。他可能不认字,但他早已经记住了整本图画书的故事。那他为什么还要你读给他听呢?他难道不可以自己捧着那本书自得其乐吗?为什么总是拉上爸爸妈妈读给他听?
一方面,我认为是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需要与父母在各种事情上(包括阅读)有一个亲密的连接。实际上,这时候已经不是单纯的阅读能力的问题。这就跟“即使是去游乐场游戏,他们也希望你陪在一边”是一个道理。阅读也是某种意义上的“玩儿”,而他们期待你是他们的玩伴,你的加入会让他们的这个游戏更有乐趣。
如果你是一个每天放学会亲自去接孩子的家长,你一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孩子放学后看到你会高兴地扑过来,然后一路上吵个不停跟你说:妈妈,今天我们体育课玩儿躲避球了,真是太好玩了。”
“妈妈,我今天中午吃饭不小心把托盘打翻了。”

“妈妈,我们班今天新来了一个男生,我现在跟他都已经混熟了。”

“妈妈,你看,这是我今天美术课的作品,你看好不好看?”

同样的,如果你的孩子在看《傻狗温迪克》这本小说,他可能会跟你说:
“妈妈,这只狗太有趣了,我要是有一只就好了。”
“妈妈,欧宝太可怜了。”

“妈妈,我真希望欧宝的妈妈能回来。”

“妈妈,欧宝的妈妈为什么要离开欧宝呢?”

“妈妈,欧宝管邓拉普和斯蒂威叫光头宝宝真是太可笑了。”

“妈妈,为什么欧宝的爸爸不去找她的妈妈呢?不能打电话吗?难道欧宝的妈妈没有给他留地址吗?”

可想而知,如果你跟孩子的关系够亲密,又有时间去倾听他,他可能有无数个“妈妈,blahblah......”等着告诉你。
但如果你没有看过这本书,你显然很难跟孩子互动起来,而只能是“倾听”或应付地回答一下。孩子读书过程中的快乐、疑惑以及因为书中角色的命运或欢喜或忧愁的心情如果得不到你的理解和回应,对孩子的情感发展和阅读发展都是一个损失。
如果你实在没有办法陪孩子共读同一本书,至少在你能抽出空时去翻翻他读的书,这样你就可以跟他交流彼此的感受了。我保证,你跟他交流过有过共同体验的书,会比他看过但你从没有跟他谈论过的书,更容易对年幼的他产生影响(青春期则不一定)。
理解了这一方面,那些认为“自己不会读书”或“我读的真的不好听”的爸爸妈妈,可以放心大胆地去给你的孩子读书了吧。因为无论你读的好与不好,在你孩子的心中,那就是世界上最动听、最可爱、最让他感到温暖和安慰的声音。对孩子来说,没有人能代替他的父母。
而只要你坚持经常给孩子读书,读着读着,你就会有一个个惊喜的新发现:你读故事的本领会越来越厉害,你的孩子会越来越爱书,他的阅读能力会越来越强,连你自己也大有可能会爱上童书。当然,随着他的年龄越大,阅读能力越来越增长,他需要你为他读书的时候也会越来越少。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我必须指出的是,在阅读上与父母保持亲密连接的这种需要,至少会一直持续到孩子的青春期,尤其是男孩子,只不过在不同时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的表现形式不一样而已。
小学低年级的时候,他明明可以自己读那本书,但他还是更喜欢你读给他听。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的时候,他不一定需要你经常读给他(注意:并不是完全不需要),有时候他想一口气把书快点看完,会嫌你读得太慢。但是他可能读过后非常想跟你交流,即使你跟他交流的东西不能满足他的深度需要,他至少也期待你看过那本书,这样就不至于在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你完全无法与他对话。
当然,你不要期待他看完的每一本书都想和你交流,但如果他对某本书表现出非常感兴趣,我建议你最好也去看一看。和孩子读同一本书(虽然不一定是你读给他听的)并且读完后会聊天或讨论,这是大孩子的亲子共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这种聊天或讨论,是你和他之间思想与思想的交流与互动,如果你是一种开放性的态度,不急于评论他的想法,不利用这个机会灌输你自己的价值观,而是平等、平和地与他探讨,肯定、鼓励和循循善诱他去做深入思考,更在乎思考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我相信你会大有所获。
这种交流非常宝贵,我把这看作是广义上的亲子共读。至于到了青春期,孩子之间的个体化差异会进一步拉大,孩子的个性会更明显地表现出来,这个时候,他愿不愿意读完一本书与你聊聊或者讨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们的亲子关系怎么样,以及在他眼中你是不是一个爱学习或喜欢接受新事物并愿意平等分享和讨论的父母(而不是总要说教一番,只强调你想强调的,却并不真正关心他心里的想法是什么)。
青春期还要共读吗?当然啊!
看到这里,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可能会浮现出来:
那青春期之后呢?甚至到孩子成人之后,他还需要这种广义上的“亲子共读”吗?
先不忙回答。不知道你是否已经看出来,我们在讨论的其实已经不是简单的阅读问题,而是关于一个人思想成长的过程。阅读从来就不是简单的,虽然我们可能会用简单、轻松、有趣的方式来吸引年幼的孩子进入阅读的世界,但其实那些童年书的背后,都承载了相应的情感和许多闪光的思想。
读《糟糕,身上长条纹了》,他感受的是要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读《城南旧事》,他感受的是童年回忆的明亮美好与淡淡离愁的交错;读《回忆中的玛妮》,他感受的是无法言说的对错、宽容、谅解与唯有真爱能治愈一切......
每本书都有它的思想和内涵,无论是读文学,还是读历史,读传记。读每本书,孩子都会有他的认知和感受。阅读背后,除了丰富和拓展你的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孕育一个人思想的逐步形成与情感的逐步成熟。概括说,就是知识、思想与情感的多重建构。
阅读,就是这样从孩子读图画书、读童话、读幻想文学开始,到读各种小说、传记、历史、人文、科学,一步一步去影响一个人的知识、思想和情感的体系建构的。
亲子共读也一样,从婴幼儿时期到进入小学,再到中学、大学、成人,从他听你读书格格地笑个不停,到他可能会为书中的人物流泪或者沉思,从他提出许多你没有想过甚至无法回答的问题,到他渐渐成熟你可以和他交流思想甚至论辩。
孩子经由阅读而成长,你和孩子经由阅读而始终保持连接,不致在他青春期与你产生思想上的疏离而彼此都觉得难以沟通,这也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你又愿意留白他成长过程中的哪个阶段,在哪个时间出让可与他交流的宝贵契机呢?
做父母的,让我们都来读读孩子读的书吧,走近和发现孩子的世界,聆听孩子的心灵,就从现在开始。
读书给孩子听,
可以跟孩子一起体验书中的情感

另一方面,孩子需要我们读书给他们听,是因为成人比孩子的理解力强,能够更好地演绎故事的场景、情节与情感,由父母读给孩子听,比儿童自己看书能够产生更加生动和丰富的阅读体验,并且更易理解。
关于这一点,松居直先生在《幸福的种子:亲子共读图画书》一书中有一段话已经总结得非常好:
父母比孩子拥有更丰富的人生体验和读书经验,在阅读时能充分体会作者的心情和思想,并通过文字想象故事所描绘的世界,甚至对某些内容产生共鸣,深受感动。
(为孩子)读书的人把自身的内涵与书结为一体,将书中的真谛和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孩子。这种言语的体验和心灵的沟通,是孩子自己看书时无法体验的。而且读的人(父母)对书的了解越深,共鸣愈强烈,听的人(孩子)愈能深入书中,丰富自己的经验。
原文讲的虽然是亲子共读图画书,但是以我多年陪自己孩子读书以及带学生读书的经验,对大孩子同样十分适用,可以说是于我心有戚戚焉。
上述两个方面一起,就已经构成了我们要跟大孩子继续亲子共读的最充分有力的理由。阅读,它不是一个用来学习和应付考试的工具,它是与孩子的情感体验、心智成熟、思想成长密切相关的一件事。
阅读需要去感受、体会、理解、思考与感悟,需要与生活经验及事物认知相结合。通过亲子共读,我们可以跟孩子有共同的情感体验,这是亲子共读尤其是大孩子的亲子共读中特别关键的要素(所以,如果你无精打采或勉为其难地去给孩子读书,是会大大影响孩子的阅读体验的)。
通过共读,我们跟孩子一起体验书中故事的跌宕起伏、人物的命运悲喜,幽默的地方一起大笑,感动的地方一起流泪。通过这样的情感交互与共鸣,我们不需要刻意去教什么,更不需要说教,就能启发他们去感受、体会,进而理解、思考与感悟。
写到这里,要分享一张图片。
这是我二年级的学生千诺,在大约三周前,她的妈妈陪她一起夜读了《傻狗温迪克》,妈妈的原话是:“母女俩深夜读得满脸泪水,酣畅的情感释放”。
我非常喜欢这张照片,从那双眼睛你能看出,孩子的内心是渴望这样的心灵滋养的,从妈妈的分享中,你能感受到母女俩读出了书中的真谛。后来,孩子来上课时跟我说:“我妈妈说这是一本好书。”这样的亲子共读比跟孩子说:“该读书了!” “怎么不去看书去?”要有百倍千倍的力量。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绝大多数父母都存在的阅读误区(大孩子还需要亲子共读吗())】——史斯克兰?吉利兰《阅读的妈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