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温|户外“失温”三阶段分别有什么症状?这七招能救人一命

较真要点:失温听起来会发生在极其寒冷的情况下,其实不然,当人所处的环境低于20℃时,就已经可能出现失温现象了,而0~10℃则是失温的高发温度区间 。发生失温的人往往安安静静,不会挣扎呼救,所以,失温就像一个静悄悄的死神,会在不经意间夺人性命 。
失温|户外“失温”三阶段分别有什么症状?这七招能救人一命
文章图片


在低温中,他们的经历很可能是这样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热量开始流失,体温从37°C开始下降,直到体温低至34℃ 。
即使缩成一团,身体仍在止不住颤抖,明显感觉心跳变快,呼吸也变得急促,频繁感到想要小便,但是起身行动却感觉动作迟缓,走路不稳,磕磕绊绊 。
在失温的状态中,这属于一级失温 。
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会自动出现“保温反应”,最先表现出的症状就是寒战,肌肉会不自主地不停收缩,希望能产生更多热量供给全身;同时,外周的血管开始收缩,血液从外周向身体的核心部位集中,减少热量的散失 。
由于血管收缩,皮肤变得苍白,肌肉也变得僵硬 。
这时,由于体温下降,气血交换率下降,更多二氧化碳被遗留在血液中,大脑因此呈现兴奋状态,急着想把多余的二氧化碳赶快排出体外,于是呼吸和心率都加快了,整个人也因为大脑过度兴奋而变得敏感、躁动不安 。
不过很快,大脑发现兴奋并没有达到目的,反而浪费了大量能量,于是迅速进入“节能”模式,并开始调整人体的能量分布,心跳速度开始降低,流向四肢的小血管开始逐渐收缩甚至关闭(这也是相比躯体核心部位,四肢更容易冻伤的原因),因此行动会变得迟缓、不协调 。
第二阶段:
热量继续流失中,体温从34℃开始进一步下降,直到体温低至30℃ 。
经历了第一阶段的越野跑者,仍在狂风骤雨中前行着,但体温却进一步下降,危险一步步靠近 。
失温|户外“失温”三阶段分别有什么症状?这七招能救人一命
文章图片


他们的身体颤抖逐渐停止,整个人会变得昏沉而麻木 。
精神有些恍惚,甚至分不清自己身处何处 。似乎有人在呼唤,想回应,却发现已经说不清话 。明明应该是觉得冷才对,却莫名其妙会感到有些热,好像来到热带的小岛,很想脱掉身上的外衣,去亲近阳光与海水 。
在失温的状态中,这已经进入二级失温 。
全身的血液在这一阶段重新分布 。当体温低于34℃,外周皮肤、血管的温度感受器已经麻痹,无法再回传信号给大脑 。同时,大脑也已经进入深度“节能”状态,神经兴奋度极度降低,进入抑制状态 。
此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会根据错误的信号,突然命令外周尤其是皮肤的血管开放 。
大量来自躯体核心部位的温暖血液开始充盈到皮肤血管中,人的脸色会变得潮红,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热量通过皮肤散失,人体核心部位的温度迅速下降,逐渐与体表温度接近 。
大脑已经快要停止工作,思维麻木、智力降低,人会出现认知和记忆障碍、视觉和听觉障碍,口齿不清,出现幻觉 。人的瞳孔会放大,还会出现心律不齐 。
这时,虽然体温一直逐步下降,紊乱的皮肤感受器却会向下丘脑传递感受到热的信号,人也会有到了炎热环境的感觉 。加之大脑已经宕机,很多人在这个阶段会出现幻觉 。这时就需要紧急干预了 。
第三阶段:
体温严重降低,,核心温度下降至30℃以下,面临心脏停跳风险
眼前一片漆黑,进入昏迷状态,感受不到任何东西,不冷也不热,不痛也不痒,就像冬眠的动物一样,呼吸频率和心率都很慢,似乎就要停止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