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再次提醒:鱼的这个部位别再吃了!男子多器官受损,还没有特效药!( 二 )


福州晚报报道,泉州一名渔民在渔船返港时,捕到几只野生河豚,吃完半个小时后,两人出现四肢麻木、头晕、恶心、呕吐,而且很快还呼吸困难、意识不清 。河豚中毒临床上无特效解毒药,所幸经过“呼吸支持”“血液净化”等治疗,两人都转危为安 。
4月8日,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发布提醒:
每年4-9月为织纹螺旺汛期,同时也是其毒性最强的时候,极易引发食物中毒 。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其含有的河豚毒素,食用后可产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 。
食物中毒|再次提醒:鱼的这个部位别再吃了!男子多器官受损,还没有特效药!
文章图片

有毒的光织纹螺 。图自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
4. 植物性食物中毒——野生蘑菇、黄花菜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陈运超在接受广州日报采访时提醒,预防蘑菇中毒,不要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采购食用菌必须到正规市场;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应尽快催吐并前往医院治疗;患者如能携带吃剩的蘑菇,可以辅助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
新鲜的黄花菜含有一种叫做秋水仙碱的毒素,一次食用50克以上就能引发中毒症状,最好吃经过处理晒干的黄花菜,但是也不能大量食用来“降尿酸” 。
断肠草很容易跟金银花相混淆,自己不要在野外采摘金银花 。
5. 化学性中毒——亚硝酸盐中毒
化学性中毒一般涉及剩菜剩饭、未腌制好的泡菜咸菜、被化学品污染的水等 。而亚硝酸盐中毒是比较常见的化学性中毒 。
据绍兴公共频道报道,浙江一名5岁小女孩因吃了自家腌制的泡菜,亚硝酸盐中毒入院 。女童送到医院时已经嘴唇发紫,指甲呈紫色,经检测血氧饱和度只有83%,而且有非常明显的缺氧症状 。
苏北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蒋放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提醒,腌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波动是有规律的:头一两周亚硝酸盐含量最高,20~30天后含量会很低,放心适量吃 。?
避免食物中毒,记好3句话!
1. 不熟悉、不常吃、不是正规场所购买的食物,不要随意尝试 。
2. 发霉的食物直接扔掉,不要切掉再吃 。
3. 冰箱不是万能的保险箱,放久了也会坏 。
【食物中毒|再次提醒:鱼的这个部位别再吃了!男子多器官受损,还没有特效药!】来源:健康时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