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一次教科书式的肺结节诊治经过

结节|一次教科书式的肺结节诊治经过
文章图片


使用薄层CT图像对这个肺结节进行深层次的侦查 。不同于常规的大小、密度,侯教授这些影像科专业医生还关注这一类内容:有一些细小的毛刺,进入的血管有些增粗,又看到了一些小的空泡征(中间几毫米的气泡影) 。
这些小细节,可以通过人工智能(AI)精确量化 。
有人可能想问:人工智能(AI)发展到今天,究竟准确性如何?
侯代伦教授认为,人工智能(AI)有它测量的优势,但是病变的性质需要人工定论 。比如这位27岁女性患者的肺结节,人工智能测量的数据是1.1×0.9厘米,平均径1.0厘米,它的体积是397.80立方毫米,实性成分占到了0.76%,说明它是一个纯磨玻璃结节,实性成分是非常少的,而实性成分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 。
结节|一次教科书式的肺结节诊治经过
文章图片


经过这样一番分析后,侯代伦教授建议患者首先进行3~6个月的科学随访 。
那第二个问题来了:为什么这时候不选择手术?
因为在临床随访过程中,医生发现有些患者同时存在一些良性结节,经过3~6个月随访以后,有吸收或缩小的现象 。那么,医生就希望观察这枚结节3~6个月后的变化 。
结节|一次教科书式的肺结节诊治经过
文章图片


三个月后随访发现,这枚结节基本没有增大,也没有缩小,血管仍然进入,空泡征仍然存在 。根据这几个特征,可以说明它是一个惰性生长的物体 。计算机精确计算以后,证实体积一模一样 。
侯教授团队和胸外科团队、肿瘤科团队会诊,评估该结节是否具备手术的可能性,最终认为可以实施手术 。
第三个问题出现了:这样一个小的物体,是不是打开肺就能摸到?
由于它是一个纯磨玻璃结节,切肺的时候要把肺的气体放掉,放掉以后再摸到它就相当困难了 。这时候就需要胸外科和放射科团队合作,对这枚结节进行术前定位:先用“钓鱼钩”把它钩住,再进行切除 。
结节|一次教科书式的肺结节诊治经过
文章图片


这是对肺结节进行“垂钓”以后的图像 。垂钓以后,钢针从体外进到肺内,接近小结节,勾住,再到手术台,术者就会牵住钓鱼钩这个位置,做楔形切除 。这样会尽量的减少肺的创伤,是一个科学的治疗手段 。
手术病理诊断为微浸润腺癌,腺泡型为主,恶性程度较低 。
结节|一次教科书式的肺结节诊治经过
文章图片


这是术后随访图像,医生发现肺小结节不见了,可见手术瘢痕 。
【结节|一次教科书式的肺结节诊治经过】结节|一次教科书式的肺结节诊治经过
文章图片


这是术后复查的X线平片 。肺的创伤并不太大,也就说明这位患者做了楔形切除后,没有影响到太多的肺功能 。这是我们最期待的 。
侯代伦教授总结,这位患者的治疗过程,是一个典型的肺小结节从筛查到诊治的全过程 。首先,她进行了健康体检,筛查出了肺结节,并根据具体情况科学随访;第二,随访过程中,这枚结节并没有像其他炎性结节一样好转,根据一些可疑征象,医生及时调整方案;第三,影像科、肿瘤科、胸外科多学科会诊,并结合患者意愿,最终决定手术,利用钢针定位楔形切除,尽可能的准确、减小创伤的完成手术;第四,术后定期复查 。
侯教授说,这样一个“四部曲”,是这位年轻患者对待肺结节的科学手段 。肺癌的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一直都是肿瘤医生所号召的,高危人群定期体检筛查,会大大降低肺癌病死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