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前的深思

最近两天,考研于我而言已经失去他的意义了。
我越发觉得我准备这场考试的整个过程中最让我期待得到的不是考上研究生的那个结果,而是这一年我没有虚度我的光阴,认真,努力过。
这两天反而我不想怎么努力了,我发觉最后的冲刺显得毫无意义。我还记得中考的时候冲刺压垮了我,让我与重点中学失之交臂,可还上了还不错的中学;高考的时候完成所有老师布置的复习计划和自己加的习题之后,考前的两三天我一直看电视节目比如诗词大赛并且早睡早起,完全不去理会老师发的最后的卷子,结果超长发挥,考上了211。
大学的学习让我感觉很不好,临阵磨枪给我的惰性很多余地,我也深受其害,我又竭尽全力挣脱这种枷锁,走到了现在,要毕业了,还有4天考研。起码政治要这几天背吧,也不重要啦,基本的都看过了,不可能复写的很准确但基本点都记下来了。这几天我觉得要停下质疑自己的习惯性思维,去深刻的学习思考我们学习之后身心的变化,我们的所学到底该怎么用。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
我们国家为什么不能跻身创新国家前列,其实异常的简单,我们青年人往往被误导,并不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成绩学历是最重要的?外表皮囊是最重要的?比别人酷或者厉害是重要的?高薪是重要的?那个最核心最精髓最深刻的事到底是什么?我们努力奋斗到底是为了什么?政治书告诉我是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和民族的复兴。但是这太根本了,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详细又明了的程序链。
我觉得首先,教育改革努力让我们提升综合素质,但是根源是我们自己得改变那些固有的思维。我们该做全能人呢还是专精人呢?斜杠青年真的更加厉害吗?学习的本质是什么呢?分数到底代表了什么?你可以说他代表学生的努力程度,但绝对不代表能力。学习的本质绝不是被分数体现的,而是思维改造程度。我们花上一生的时间改造思维,而不是追求学位证书。人手一本真假难辨的证书往往长得都一样,但是改造出来的思维每个人都独一无二,具有强大的创造力。
其次,创新环境并不是机械的提供平台,提供资金,提供所谓的辅导,其实更需要的是每个人对自己的不一样感到骄傲。这件事情从我们记事起就是不敢想象的,做一个异类往往变成了一种耻辱,那还有谁敢做不一样的事呢?没错就是突破这种定势的人。
最后,我们还需要机遇。成功的公式并不只有勤奋和方法,机遇也算,我们现在其实有很多的机遇,但还是会给有准备的人,反过来说这些厉害的人也是需要机遇的。
其实说回到考研,我觉得它已经不能称之为我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了,它只是我觉醒之路的一个很小很小的过程。我觉得我的大事应该是某天我突然明白自己的所有优势适合干一件非常匹配的事,并且坚持到让这件事情有起色,这会是我觉得最值得纪念的大事,这么多年,其实目的都是为了我的一份事业。这份事业被我搞成什么样子,都是这二十年积累的成果,我的那些初心,真的很难再整理成一个切合实际的目的,一想到今后的路要看着走,就不太自在,这明明应该是一个从一而终的故事,却被我搞成这四不像的样子,确实让人苦恼。
【考研前的深思】我希望小时候的我看到自己现在的样子不会太难受。考研顺利,接受现在的自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