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情商】自我和解篇

我们活在当今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之中,每一个人都有追求物质满足和精神富足的权利和需求。但很多时候,我们的物质和精神欲望不断的被各种外界信号所刺激着,慢慢的被放大,当某种欲望被刺激的足够强烈时,我们几乎会尝试一切办法去满足这样一种欲望,甚至有些时候,我们会不惜损害自己的身体、智力或人际关系,追求美食,沉迷网络,冲动性爱。怎么才能恰到好处地满足它们而又避免放纵?通过改变行为,来重组大脑,从而彻底摆脱欲望无限放大,实现与自我和解。
【—12→情商】自我和解篇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种状态,我能够包容和接纳别人的很多问题,但就是没有办法和自己和解,我常常为自己的疏忽感到羞愧,为自己的知行不一感到自责,相比不自知的人,更觉得自己狭隘,无知,找不到自我和解的出路。

如果是这样一种状态,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把自己当别人,其中一种简单的做法就是观察自己。把自己当做身边的一个客观的存在,学会观察自己的思想、情绪、行为,观察什么时刻,因为什么事情,产生了什么情绪,引发了什么行为。等你一次又一次的观察自己,将自己的行为模式观察清楚了,下一次,再出现同样情绪之时,你无需思考,就可以识别这种情绪,从而选择性的做出你接下来的行为。
【—12→情商】自我和解篇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之所以不能自我和解,是因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对自己进行角色定位,觉得自己应该是什么样子,应该做什么,应该说什么话。当你越想表现出一个样子的时候,往往越压抑自己的另外一面,而被你压抑的那一面不会消失,因为它也是你的一部分,你越压抑它,它就越会折磨你,越让你痛苦,让你无法和自己和解。接受自己,就要接受自己的一切,接受自己人性中最为阴暗的一面,接受自己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接受自己一无所有和一无所能,然后,你才能真正的站起来,顶天立地。

从哪些方面进行改变,能够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自我和解呢?
【—12→情商】自我和解篇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独处

独处不等于“孤单寂寞冷”,它只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让自己和他人进行分离,让自己的信息和情感和外界暂停交流的一种状态而已。自身能量是通过和外界交往而恢复的“外向性格”的人,也会有独处的时间,但自身能量是通过独处而恢复的“内向性格”的人,更加享受独处的时间,因为觉得这是难得的空隙时间,能够恢复自身能量,能够反思自己的问题,能够和自己进行对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我和解。独处除了让我们可以释放压力之外,另外还有一个奇妙的好处,就是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想想一下自己洗澡的时候,这个场景下,我们是最孤单,最私密,不用关注任何人的眼光,可以让自己的想象力自由自在,天马行空。
【—12→情商】自我和解篇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打破自身的内疚快感

一些事情,我们明知道不对,可是又忍不住去做。这种一边自责,一边忍不住这样做的心态,心理学把这称为"内疚快感"。人生不需要追求自己做道德上的完人,我们仅仅要做的就是光明正大地面对自己的需求,然后抱着一种恰如其分的心态去满足这些需求就行。具体怎么做?可以尝试一下两件事情:第一,拿捏小任性的时机和尺度,比如说,时不时的奖励自己,给自己买点礼物,吃点好吃的,不要放大招,奖励密度越高,越能消化小委屈和不满。第二,创造出一个只属于我们自己的情绪转折站,比如说,一个人开车出去转转,或者带个耳机,放点音乐,出去走走等。
【—12→情商】自我和解篇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3)克服自卑情结

自卑不会随着我们长大而自然消失,而是会在暗中带上四个面具,为了克服自卑情结,我们首先识别这四个面具:
第一种假面具,叫做取悦顺从,简单地说,就是一些人会通过顺从对方,对对方做极大的让步,来赢得对方的好感。
第二种假面具,叫做贬低批判,简单来说,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先不管真相如何,仿佛只要我们先下手为强,找到对方的缺陷,心理就会平衡一点。
第三种假面具,叫做虚假期望,故意定一个非常高,高到根本没办法实现的目标。
第四种假面具,叫做自我妨碍,指在迈向这个目标的过程当中,故意设置很多障碍,让自己失败的时候,看起来好像自己是故意不努力的样子。
克服自卑情结的解决方法,我们可以借助微习惯。把高到离谱的目标,简化为微小的,做起来绝对不会失败的小习惯。当你每做到一次,自信就会增长一分,一旦踏出了第一步,就会有信心踏出更多步。当你不断完成计划,不断实现甚至超越当初的目标,整个人就会变得越来越自信,说话也有了底气,这时自卑就会自然远离你。
【—12→情商】自我和解篇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4)避免自我透明错觉

我们常常误以为自己明确地表达了我们的感受,可是别人根本接收不到。这种误解,就是自我透明错觉。我们以为自己好像一本摊开的书,别人都读得到字里行间的意思,实际上在别人眼中,我们却是一本合起来的书,怎么读都读不出来内容。
如何避免我们自以为表达得很清晰,别人却收到了错误信息的状况?应该避免如下两种态度的发生:
第一种态度:“你应该懂我啊!你应该知道我的意思吧?”。这一点在男女朋友交往中特别明显,女生有时候会有一些话和行为,本来想让男人关心和安慰她的,也在心理认为,你应该懂我啊,应该知道我的意思啊,结果却换来对方的一句:“多喝热水”。另外,在职场上,你在办公室加班,希望主管能够看到你为工作鞠躬精粹,但有可能主管离开时,根本没有留意你加班,戏都白演了。
【【—12→情商】自我和解篇】第二种态度:“唉,你误会我了,我没有这个意思啊!”。比如说,你多年未见的同学见面了,你上去就是一句:“哇,这么多年了,你一点都没变!”你的意思是说他依旧显年轻,容颜不老,但是如果对方稍微那时候心情不是那么好,有可能会理解成:“你还是而是那个不懂世事,不成熟的小屁孩嘛”。像这样一类暧昧不明的话,看起来是正面称赞的意思,里面又携带负面的信息,说的人认为是称赞,听的人往往会放大负面部分,被伤到。所以,社交言辞一定要注意,避免自我透明错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