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养男富养女(未必!)

穷养男富养女(未必!)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恭喜恭喜,喜得千金啊!女儿好哇,女儿是爸妈的小棉袄啊!养女儿压力小。”......

【穷养男富养女(未必!)】最不喜欢听到这样的话,女儿怎么了?好象对女儿养育可以注水稀释一样。反过来,儿子怎么了?做父母的是哪辈子欠你的,一定要为你准备房子,给你“买”媳妇?
在那一边,说“男女都一样”,到这一边,又酸溜溜的去安慰别人;刚刚说过养女儿压力小,转过头又说“女孩要富着养,男孩要穷养”,即然相比于男孩,女孩要“富”着养,何来生了女儿压力小呢?亲爱的,你怎么会如此矛盾?
“女孩要富着养,男孩要穷养”这句话我也不喜欢。但是,它却被很多人当成育儿的至理名言。那么,亲爱的,我要问你,到底有没有读懂这句话里的“富”与“穷”?亲爱的你又了解过这句话的出处及践行这句话时的社会背景吗?
“穷养男,富养女”是一句古训,相当于谚语,没有明确出处,至于这句古训兴起于什么时代,更是无从考证。这里的“穷”与“富”并不只是物质上的含义,它反映了父母对儿女不同的期望。女孩富养,其主要真义就是要把她培养成“大家闺秀”;而男孩穷养,则是一种挫折教育,为的是让孩子成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这句话真正火起来,源于2009年的一本《男孩穷养女孩富养》的育儿书,很多浮躁的父母在看过书的封页之后,便断然认可了“穷”与“富”的观念,局限于物质层面的穷与富。
这个被尘封了的“大家闺秀”一词,让我联想到红楼梦里薛宝钗。我理解的“大家闺秀”是古代用“女德”捆绑出来的女子:她们三寸金莲,大门不出二门不入,三纲五常、《烈女传》了然于心,从一而终......她们是一款在封建教育思想教育下,通过锦衣玉食专为男权社会定制出来的一款的高级女人。“富”是把女儿培养成”大家闺秀”前提,她们无需劳作才配得上“三寸金莲”,才能读“女德”。这,就是古训里的“富养女”。
现在对“富养女”存在一种畸形说法:女孩子生活富足,无论什么好东西都见识过,才不会被引诱。反过来,因为物质的不满足,女孩容易被小财小利骗了身。我呸!你这是在侮辱女性的智商和品性,是否被骗取决于头脑清醒程度和判断力。只有持这种“富养女”观点,思想狭隘没有眼界的人,才能“富”养出来这种被人骗的傻女儿。
依我看,男孩女孩都要“富”养!“富”在哪里?不是物质,而是丰富宽广的内心;宽厚善良的品质;深远开阔的眼界;自食其力的生存能力......物质再富有,也是只是身外之物,幸福在于心灵。
那么“穷养男”真的是物质上的穷吗?绝对不是。我觉得,不一定要多富有,不缺钱,不缺爱,才能培养出健全的人格。如今,生活条件都不差,为什么还要刻意的给孩子制造“穷”的环境,让他们觉得自已与众不同而自卑起来呢?这个“穷”,锻造不出坚强的而强大的内心,更不能培养出男孩子博大的心胸,反而可能使男孩变得小器。因为物质层面的“穷”,很可能使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反而更加追逐物质生活,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对某一方面过分执着,就会忽视一些更重要、更珍贵的东西。
那么要“穷”在哪里呢?在物质丰富,生产力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必为奉行节俭刻意苦着自已。我们要教孩子不浪费,这样才能不去对物质过分追逐,只拿个人所需,这是如今对“穷”最好的践行。教孩子如何保持一颗简单而美好的心灵,让他们懂得欣赏花开花谢,能体会春夏秋冬的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学会简单的生活,不过分计较,这样,孩子长大以后才会快乐。
那么,女孩要不要也“穷”养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