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都在谈城市大脑,中国系统为何做起了“社区微脑”?

产业互联网|都在谈城市大脑,中国系统为何做起了“社区微脑”?
文章图片

“城市是诞生奇迹之所;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与最美好的希望;是最健康、最绿色、最富裕、最宜居的地方;如果你热爱自然,请搬到摩天大楼里;如果你热爱地球,请搬到城市里 。”
—— 经济学家爱德华•格莱泽 《城市的胜利》
在爱德华•格莱泽调研了全球各式各样的城市之后,得出一个结论: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与最美好的希望,城市的未来将决定人类的未来 。
城市将我们生活和工作所需的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今一座城市的繁荣程度,不仅要看铁路、公路等“老基建”,也比拼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基建”,城市大脑就是用“新基建”驱动“老基建”,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火热,几乎每个中等以上的城市都着手建设了城市大脑 。
在一众智慧城市服务商中,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系统”)不只关注到城市大脑,也将目光沉入到“社区微脑”,尤其是在城市大脑建未建设或不完善的的情况下,社区微脑成为一种共性需求 。
城市大脑下沉,推动社区数字化转型社区的数字化转型有着实在的现实需求,“十四五”规划中,智慧社区被列入数字化应用十大场景之一 。中国系统在实践中发现,各地都在做城市大脑,但最需要城市大脑能力的并不是城市这个级别,反而是社区一级 。
“我们研究了各地的城市大脑,大都缺乏对社区的赋能,这是当时我们设计‘社区微脑’的一个初衷,即实现与城市大脑之间的互动与赋能 。同时,很多地方没有建设城市大脑,尤其是一些中西部城市,建城市大脑要花很多的钱,但是城市的运行管理又需要社区层面提供源源不断的鲜活数据,我们就先做社区微脑”,中国系统社区与园区业务部总经理缑秦征表示 。
预先落地社区微脑并不会影响城市大脑规划,中国系统的社区微脑可以实现与不同厂商城市城市大脑的联动,当然,如果是中国系统自己的城市大脑,联动起来更为顺畅,保证社区微脑的持续使用 。
据了解,目前社区实际面临最大的问题是条块分割,政府管理按照职能划分,在这种情况下,会造成一些问题,一个是业务割裂,实际上很多业务都可以合并 。
另外就是数据割裂,社区本身要素清晰,就是人、房、事、物等,“社区微脑”回归到场景本身,形成全域的管理功能,再用智能算法、数据模型等,提供给各委办局等主体 。
“社区微脑”的特征就在于一体化,缑秦征介绍,第一,社区微脑可以不改变现在各委办局的工作属性,同时提供便利快捷的数据能力和业务;第二,它能够充分保护历史投资,比如摄像头、门禁、传感器等,都能进行统一的纳入管理 。
从实际经验来看,中国系统建设社区微脑的典型特征是场景牵引,各委办局推出了很多相关政策,中国系统将数据融合,实现流程再造,无论服务主体是企业、居民还是政府,带来的价值提升更加直观 。
例如,以前一个功能对应到某一个部门,现在则是围绕服务对象重塑流程,社区微脑站在使用者的视角去做服务,规避不同部门的割裂性,针对痛点进行场景设计 。
数字城市的生长“人工智能、数据技术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如果我们没有持续迭代演进,那就没办法持续赋能,实际上,社区微脑与中国系统的城市大脑是一体化的概念,简单的说,社区微脑就是中国系统的那个云管端中的端 。”缑秦征表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