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除了一拳影帝,奥斯卡还有啥看头?

文 | 毒眸,作者 | 三喜,编辑 | 张友发
第94届奥斯卡颁奖礼开播后,收视人数一路跌到960万,但感谢影帝威尔·史密斯贡献了拳殴克里斯·洛克的名场面,经社交媒体发酵后,观众人数陡然回升至1740万 。
这个小插曲之外,整场颁奖礼乏善可陈,除了影后的角逐比较激烈,其他获奖名单都无甚惊喜 。
可是,无论是电影本身还是云集的明星们,都不再能吸引到足够多的观众了 。曾经的顶级电影盛会沦落到要靠明星大打出手才能吸睛,而随着评委数量的增多,评委族裔、国籍、性别、年龄层次的丰富,最终选出的获奖名单却愈发趋于保守 。
奥斯卡颁奖礼,这场美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的盛会,还有光环吗?
精英化or平民化除了颁奖礼当晚意外引爆社交媒体,其实奥斯卡早就已经在靠近各类新媒体 。今年奥斯卡还与Twitter合作,新设立一个非正式奖项,用户们可以投出自己喜爱的电影,电影不需要在提名名单内 。
这大概是奥斯卡版的“大众选择奖”,尽管有声音质疑粉丝操控投票结果,但本次奥斯卡“粉丝最爱影片” 扎克·施奈德的《活死人军团》的诞生并不令人意外,或者说,其他如《哥斯拉大战金刚》《蜘蛛侠:英雄无归》等电影获这个奖,也同样不令人意外 。
投稿|除了一拳影帝,奥斯卡还有啥看头?
文章图片

无独有偶,戛纳国际电影展也刚刚宣布与Tiktok结成官方合作伙伴,允许其对包括红毯在内的环节进行独家直播,还专门设了个“TikTok短片竞赛单元” 。
有评论认为这是学院派动摇自己秉持的理念,向社交媒体和大众品味“低头”,事实果真如此吗?
奥斯卡颁奖礼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利益关系的牵扯盘根错节,远远算不上公平 。据2012年的《泰晤士报》报道指出,学院94%的成员是白人,男性占比超过77%,平均年龄高达63岁,称奥斯卡奖为“老白男奖”毫不为过 。
不过,随着以好莱坞文化精英们为首的平权运动风起云涌,代表左翼民主党品味和立场的奥斯卡奖成了亟需改革的对象 。2015年起,好莱坞掀起#OscarsSoWhite(奥斯卡太白了)的抗议活动 。
为了打破“老白男”把持奖项的僵局,顺应时势,学院不断调整其评委结构 。2021年,学院吸纳了包括上届奥斯卡最佳女配韩国演员尹汝贞,流行歌手珍妮特·杰克逊在内的共395名新成员,新增会员来自50个国家与地区,其中46%为女性,39%为少数族裔 。目前学院全体成员中,33%是女性,19%为少数族裔 。
评判体系的改革,体现在今年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入围片单上 。
除了获奖作品,关怀残障人士的《健听女孩》,还有奥斯卡的老朋友,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歌舞片《西区故事》,黑色犯罪片《玉面情魔》,戛纳嫡系、新西兰导演简·坎皮恩的LGBT西部片《犬之力》,带有自传性质的怀旧剧情片《贝尔法斯特》,艺术片大师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的致青春电影《甘草披萨》,丹尼斯·维伦纽瓦的科幻大制作《沙丘》,亚当·麦凯的软科幻、政治讽刺喜剧《不要抬头》,中规中矩的运动传记片《国王理查德》,以及当下最炙手可热的日本导演滨口龙介的《驾驶我的车》 。
投稿|除了一拳影帝,奥斯卡还有啥看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