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俊鸟”立讯精密,能在汽车领域再与凤凰齐飞吗?( 四 )


此前,海马汽车为小鹏代工,江淮汽车为蔚来代工,均是车企为品牌代工的案例 。立讯精密选择与奇瑞走向代工模式,奇瑞方面也有产能过剩方面的考虑 。但是代工模式,现在来说很难获得认可 。
对于汽车厂商来说,代工模式很难把控中间细节,质量不可控,所以大多选择自建工厂 。小鹏前期选择海马汽车代工,后面依旧选择自建工厂 。小米虽然在手机行业选择代工厂,但在汽车领域,据小米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订的合作协议显示,小米汽车总部和工厂都会落户北京,这意味着小米造车也选择了自建工厂 。
未来代工模式是否会被汽车厂商接受仍是一大难题,理想汽车就通过收购闲置产能的方式,来实现自身制造能力的增强 。去年年初理想汽车接管北京现代第一工厂,将其改造为理想汽车北京绿色智能制造基地 。
对于消费者来说,相较于自有品牌产品,消费者对于代工产品的关注会更加仔细 。代工产品与代工厂自有品牌产品对比,代工厂在汽车行业中的技术实力水平,均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
就拿芯片行业来说,高通近两年找三星代工造成888、8Gen1两款芯片均比较拉垮,搭载高通芯片的安卓手机销量受损 。类比到汽车行业也是一样,消费者以及汽车品牌对代工企业的技术实力有着高要求 。

  • 俊鸟太多难出头
回看这两年的汽车行业,未来与立讯精密产生竞争关系的,好像都不弱 。
例如比亚迪不仅有电子制造背景,且电池、半导体除了自产自用外,还能供给给其他车企;富士康曾与奇瑞接触,未来或会选择其他车企携手进入汽车OEM领域,且富士康还曾与吉利成立合资公司,在美国买下Lordstown Motors(洛兹敦汽车)的汽车组装厂,研发了“MIH EV”的开放平台;为奔驰、宝马等知名品牌代工生产的麦格纳也已经进入新能源代工领域,并推出了首款全冗余架构的BE21电动硬件平台,满足不同车型的研发需求 。
而且,产能过剩的汽车厂商都可能开拓代工业务 。王兴曾公开表示过,未来将有12家车企进入下两轮竞争,分别是3家央企一汽东风长安,3家地方国企上汽广汽北汽,3家民企吉利长城比亚迪,3家新势力理想蔚来小鹏 。有技术、有实力的车企很多,立讯精密联合奇瑞或难以在这群拥有技术、制造实力的车企中出头 。
进入汽车领域,立讯精密的羽翼未丰,OEM模式前路未知,竞争对手实力强劲,想成为汽车行业跟随凤凰的“俊鸟”,需要立讯精密付出更多 。
结语:立讯精密为了摆脱对苹果的依赖选择进军汽车领域,然而还未取得像样的成绩时,就再度传出被苹果拿捏的消息 。
2月21日,台媒《经济日报》传出,立讯精密尚未获得苹果下一代智能手机的试产订单,这意味着去年曾为苹果代工高端手机的立讯精密,今年或将无缘代工iPhone 14高端系列 。如果传言为真,无疑将对立讯精密争夺苹果订单的目标造成打击 。
【投稿|“俊鸟”立讯精密,能在汽车领域再与凤凰齐飞吗?】供应链企业始终与厂商处于博弈状态,持续充实自身,才能成为一直翱翔的“俊鸟”,甚至成为被厂商簇拥的“凤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