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95后”养老服务者:理想情怀还需“面包”做基础,期望获得社会更多认可

投稿|“95后”养老服务者:理想情怀还需“面包”做基础,期望获得社会更多认可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经济观察报,作者 | 汪青
 脏、累、苦,可能是大多数人对于养老服务行业的整体印象 。
“实际上除了这些,日常中还需要从业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比如面对失智老人的无理取闹,以及老人的突然离世等,都需要自我去调节这些情绪 。”已经在养老服务行业工作超过五年的“95后”李景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人员采访时坦言,从业期间也曾数次想要离开这个行业,但是想到养老院里面爷爷奶奶对自己的爱护以及友好互助的工作氛围,让自己坚持到如今 。
在李景看来,作为一名养老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需要同理心、爱心以及与老人进行沟通交流时的耐心必不可少,外部环境的理解和支持也必不可少 。毕竟对于许多人而言,从事养老服务行业的工作听起来并不是那么体面,尤其是对于年轻人 。只有社会观念不断更新,逐步消除不同职业高低贵贱的老观念,才会有更多人加入进来 。
“当然薪资待遇也要有所提高,毕竟一腔热血也有用尽的时候 。按照这几年我的工资涨幅来看,可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不具备吸引力 。”李景认为,工资待遇低、上升通道有限、专业化程度低、社会认可度不高是整个行业最大的挑战 。
养老服务行业陷“用人荒”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渐显现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8年末,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 。
据CRIC预计,2022年养老产业规模将突破9万亿元,2025年实现12万亿元 。与此同时,国内养老服务行业正面临“用人荒”,年轻护理人员更是处于稀缺状态 。
“我从小就是外公外婆一手带大的,所以和养老院的老人相处时,就会觉得很自然很亲切 。同时,作为一个独生子女,我也会考虑父母以后的养老,甚至是未来我自己的养老问题 。所以也希望通过自己微博的努力,让养老服务行业变得更好,被更多的人理解 。”毕业于某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后,李景便进入了一家民办养老机构 。
作为一名行业“老兵”,李景已见证了一波又一波小伙伴的加入与离开 。
“说实话,如果我和你说我从来没想过离开这个行业那肯定是骗人的,辛苦的时候确实是很辛苦的,甚至有几次还偷偷抹眼泪,但是想到这些需要被人照顾的老人,又会劝自己再熬一点时间,转眼,五年也就过去了 。”李景坦言,并不知道一腔热血还可以支撑自己做多久,但是一定会做好当下的每一项工作 。
李景告诉采访人员,在整个养老服务行业里面,养老护理员岗位的流失率最高 。“其实非常好理解,因为这个岗位确实很辛苦,不仅要给老年人喂饭、洗澡、洗衣服等,还要帮老人吸痰、处理排泄物等 。毕业生到岗后,一年走掉三成,两年走掉一半,三年后大部分都走了,属于正常情况” 。
根据全国民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现状和需求专题调研报告》中,养老护理人员40岁以上占比79.1%,18~29岁仅占6.5%;其次,投身养老产业的毕业生第一年流失率为40%~50%,第二年为60%~70%,第三年为80%~90%以上 。
行业流失率高企,也导致养老院人手紧缺成为常态 。尽管目前李景已经升到养老院的管理岗,但是人手不够时还是会去基层值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