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王濛是一条河,流过中国互联网( 三 )


体育比赛的进展很难预测,解说也很难有固定台本,需要根据比赛情况即兴调整,这给王濛很大的发挥空间 。从最初走红的这段解说台现场视频来看,王濛的爆发速度让咪咕也有点措手不及 。
这段视频画质并不清晰,距离较远,背景音复杂,甚至还有视线遮挡,显然不是官方正式录制,几分钟后官方紧急放出的视频版本,从角度来看,也不是正常拍摄,像是来自演播室顶棚的某个摄像头 。
正是这样略显粗糙的视频,成为咪咕入局体育版权四年来,最为出圈的内容 。也反向点出这家平台过去几年存在的强版权弱运营的问题 。
解说首秀即引起轰动,在此之后,由咪咕而放出的一系列关于王濛在解说间的短视频,已经画面更清晰、角度更好、距离更近 。咪咕app还上线了「王濛带你看冬奥」专辑列表,包括首金解说现场的其他角度超清直拍、解说金句合集等 。
让大家看到解说台上的王濛,看到她的真实状态而不仅是听解说的声音,可以说是咪咕在这次冬奥内容分发上最重要的一个选择 。
咪咕还和微博合作,将用户在咪咕上的观赛热情及讨论欲望,延续微博平台继续释放 。咪咕在APP上的冬奥页面中,添加了微博跳转入口,用户点击卡片,即可选择微博打开,直接进入话题页 。
目前,全网传播的王濛冬奥会解说视频,最初都来自咪咕 。不少用户为了看王濛的解说,去下载了咪咕视频app,其下载量也曾一度飙升到app store下载榜第二名 。
对咪咕来说,这样的爆发式数据增长已经不是第一次,在经验上看却都是暂时的 。
直播赛事内容,并没有持续性,无法沉淀,也就无法持续拉新、并无法留住新增的用户 。
盛会型体育IP,在短时间内流量集中爆发,能带来内容和用户的迅速增长,但随着赛事结束、热度下降,没有优质的日常内容来继续承接这些流量,持续经营,便无法把赛事流量转化为稳定日活 。
用现在的互联网语言,或许可以这么解释:咪咕视频在稀缺版权和特色解说的支持下,短时间内获得了极高的公域流量,而无法在自己平台上为具体个体沉淀私域流量,用户的忠诚依旧没有付给平台 。
更具体的说就是,王濛在咪咕极具个人风格的精彩赛事直播,一定程度上会为自己抖音的直播间在引流,并在那里形成沉淀 。
这一点,也早就在咪咕之前的赛事转播中验证过 。据公开资料,2018年世界杯结束以后,咪咕视频的日活渗透率,就从1.7%下降到了0.6%-1.2%;去年东京奥运会之后,咪咕的下载量,也在闭幕式结束5天时,就又回到了奥运开始前的数据水平 。
因此,咪咕在冬奥会结束之后,极有可能再次迎来数据的快速下滑 。而下一次爆发,还需要再次满足上述的那些条件,看着仍是一个周而复始的故事 。
自有闭环王濛解说的赛事视频,在抖音上也能找到许多,但这些视频中大多是采用解说现场音频或博主自己的描述,搭配轮播图片+字幕的形式,没有比赛本身的内容 。
这是因为,抖音并未获得冬奥会的直播版权 。换句话说,这个用户数已经超过六亿、战略目标是十亿的超级App,需要在没有赛事直播版权的情况下,参与到这场大规模流量竞争之中 。
延续了2021年东京奥运会的策略和思路,抖音继续《冠军来了》IP系列等,将重点放在「人」 。这显然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做法,也是在自身账号体系和商业化系统的基础上,集中进行了一场高效率的达人生态运营 。
从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到2022年的冬奥会,抖音每次都会签约大批运动员入驻 。东京奥运会周期之中,有617名专业运动员入驻抖音,,运动员个人直播114场,吸引了1.22亿人观看;本次冬奥会,也已有100多位冰雪运动员先后入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