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教的勇气》读后感

教育孩子,我们既不能批评也不能表扬,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让孩子自立。为了孩子的幸福,父母最应该做的是赋予孩子勇敢面对人生中诸多课题的勇气,愉快地接纳孩子的真实面。
【《不管教的勇气》读后感】孩子故意做一些被批评的事情,其实往往是为了寻求关注。有时孩子还会用哭闹撒泼,拼命反抗等不合理的行为向父母诉求,父母会不耐烦地进行评判,甚至体罚。父母常常认为批评和体罚说是为了教育,其实是为自己的愤怒找一个正当理由罢了,我们还是要花时间教会孩子好好用语言来表达诉求。
表扬孩子导致的问题是一旦得不到表扬,孩子就不好好做。似乎孩子的好行为是为了取悦父母而存在,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那么,不予表扬,我们可以关注孩子的好行为,并且表达出来,让孩子从自己的好行为中获得对他人的贡献感和满足感,那么,孩子就不会再盲目地渴望获得表扬了。
许多孩子面对失败,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其他所有需要由自己解决的课题面前都无法鼓起勇气来,逃避课题寻找一个可能会被批评的理由当借口,孩子这样行为方式的根本原因在于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树立不了自信,无法喜欢自己。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是帮助孩子学会自立,教他们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人生中的课题。同时也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失败观:必须认真对待学习和人生中的各个课题,但没必要过于沉重,只需要“下一次”好好训练,努力学习就可以了。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树立面对生活的自信,找到自我价值认同感。为了帮助孩子实现自立,需要三大条件:首先对于必须由自己来决定的事情,可以由其独立做出选择,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随时能调整目标方向。其次,能够独立判断自己的价值。在学习之外的地方做出某些贡献,找到自我价值认同感。第三,能够摆脱自我中心主义,学会与人合作。可以通过合作体会到自己对他人有用的孩子才能够喜欢自己,进而树立独立解决包括学习在内的各种课题的自信。
关于父母最关注的孩子学习问题。学习是孩子自己的课题,父母不应该横加干涉,因为父母过多的干涉,反而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挫伤其学习积极性,甚至造成厌学情绪。父母应该做的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努力构筑良好的亲子,相信孩子能独立解决自己的课题,关注孩子糟糕行为后好的意图。通过以上行为,获得孩子的信赖,如此一来,孩子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才会向父母求助,然后父母才能给予孩子真正有效的帮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