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的力量》读书笔记

《安静的力量》读书笔记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安静的力量》是中信出版社出版的“ TED 思想的力量系列”中的一本,作者分享了许多与我们常识相悖的观点。他认为每个人在骨子里,其实都需要一个留白的空间,一个停顿,就像一段音乐正是有了休止符才能让人产生共鸣。而这种生活方式是包括谷歌在内的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在推崇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一个29岁的年轻人,在曼哈顿距离时代广场只有四个街区的摩天大楼中上班,住在派克大道与二十街交界处的一间公寓里,那附近可是纽约超级富豪的聚居地。他的工作内容是为顶级杂志《时代周刊》报道国际时事,同事是一伙志趣相投的年轻人,没有什么家庭负担,可以随时背包前往机场,随时出现在世界上的任何角落。自由、刺激且充满未知,这样的生活听上去是不是棒极了?

这几乎是夺路狂奔的节奏,听上去真让人兴奋,但凡事都有两面性,跑得太快也容易迷失方向,回头想想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虽然不一定有这么精彩,但恐怕也忙成了加班狗?工作经常占据休息时间,也没了周末。然后在赢得了一个项目后,要么来个一醉方休要么疯狂购物来庆祝,但这种喜悦往往很短暂,因为工作和生活的意义并不只是为了寻找满足感,随之而来的可能是空虚、失落甚至迷茫。
朋友聚会时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现代人被都市生活弄得晕头转向,就像急诊室医生一样,永远在疲于奔命中,但等到必须自我疗愈的时候,却找不到处方。
该怎么办呢?那个满世界跑的曼哈顿年轻人,比我们早几十年就遇到了这种问题,那他是怎么自我突破的呢?办法很大胆,他逃离已经拥有的梦幻生活,离开了繁华喧闹的纽约,搬到日本京都这个古老城市,在一条后街的小房间里住了一年多,开始体会一种静止的力量。他将开出的药方称作“止境”,英文原文用的是 Nowhere 这个意味深长的单词。“止境”能够让人找到自己真正的方向,从而把世界看得更加清楚,也会对世界爱得更深。然后,他写了一本书,就是这本《安静的力量》。今天就向大家推荐这个药方,一本带你体会到静止力量的书,一个被谷歌所推崇的生活方式。
书的作者叫皮克·耶尔,1957年出生在英国,先后就读于伊顿、牛津和哈佛,有着作家、采访人员、旅行家和学者的多重身份。从1986开始,皮克成为《时代周刊》的采访人员,同时为《纽约时报》等全球20多份杂志和报纸撰写专栏,他就是刚刚我们脑补画面中的那个人,现在在查普曼大学担任杰出总统学者。
这本书出版后引起了社会极大关注,有媒体将它誉为当代版的《瓦尔登湖》,称本书带领读者开启了一段探寻自我的心灵之旅。皮克·耶尔还登上了TED演讲,在那里和几十万观众分享自己寻找止境的冒险之旅,也就是这本书的内容。
其实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励志书已经太多太多,以至于“心灵鸡汤”已经从十多年前出现时的褒义,变成了今天相当low的一个词,有人调侃都要变成“心灵砒霜”了。许多鸡汤书居高临下、不由分说地告诉你应该怎么怎么做,但这本书却不同,它不是冥想指导书,也不是宗教宣传小册子,它只是作者发出的一份邀请,邀请你一起踏上探索止境的旅程。
“止境”不是隔绝于世界,而是不时从中抽离。《安静的力量》可以从三个方面给你讲明白:
第一,我们选择的角度,而不是去了什么地方,最终决定了我们身在何处;
第二,到达止境的方法不一定是苦行,而是可以在日常中完成;
第三,身处信息洪流的时代,过滤信息的能力,比收集信息更为重要。下面我们一个一个讲。

说到底,他认为每个人骨子里都需要一个留白的空间,就像一段音乐正是有了休止符才能让人产生共鸣。

但是,这本书不是冥想指导书,也不是宗教宣传小册子,而是倡导了一种生活方式,也就是关掉电脑、抛开手机、逃离都市喧嚣,通过长时间静坐,进入内心世界。生活就好比一个巨大的画板,我们站在跟前,看到的只是纷繁复杂和瞬息万变的画面,只有往后退几步,站定在那里,才能看清楚画板上更广的图景。
【《安静的力量》读书笔记】回到安静,其意义不在于为圣殿或者山巅奉献什么,而是把那种安宁带入喧嚣复杂的人世间。很多时候,改变生活最好的方法,就是改变看待生活的方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