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 Promise 的执行顺序

最近看到一个 Promise 相关的很有意思的代码:

new Promise((resolve) => { console.log(1) resolve() }).then(() => { new Promise((resolve) => { console.log(2) resolve() }).then(() => { console.log(4) }) }).then(() => { console.log(3) })

第一次看到这个代码的时候,以为的输出结果会是:1,2,3,4,但是被实际的输出结果打脸 。
关于|关于 Promise 的执行顺序
文章图片

如图所示,实际的输出结果为:1,2,4,3
代码分析
为了搞清楚实际的输出结果为什么是:1,2,4,3,我们来一步步分析代码的执行。
我们知道,Promise 实例化时,传入的回调会立即执行,而Promise 的 then 回调会被放到微任务队列中,等待执行。队列就是一个先进先出的列表,先被放到队列的回调,会被优先执行。前面的代码中,一共有 5 个回调函数。
关于|关于 Promise 的执行顺序
文章图片

【关于|关于 Promise 的执行顺序】回调1 是 Promise 实例化时的回调,所以会立即执行,此时控制台打印出数字 1,然后 resolve() 方法被调用,此时的 Promise 状态被修改成了 fulfilled(如果没有调用 resolve() 方法,Promise 的状态为 pending)。
关于|关于 Promise 的执行顺序
文章图片

Promise 实例化完成后,第一个 then() 方法被调用, 回调2 会被放入了微任务队列中,等待执行。
then 方法何时调用?
这个时候疑问点来了,第一个 then() 方法被调用后,第二个 then 方法会不会马上被调用,如果会,那输出的结果就应该是 :1,2,3,4。显然,此时不会马上调用第二个 then() 方法,也就是不会马上将 回调5 放入微任务队列。那如果不会,那何时才会被调用?
这个时候,需要看一下 Promise/A+ 规范。重点是下面几条:
2.2 then 方法
promise 的 then 方法接受两个参数:
promise.then(onFulfilled, onRejected)

2.2.2 如果 onFulfilled 是函数:
  • 2.2.2.1 当 promise 处于已处理状态时,该函数必须被调用并将 promise 的值作为第一个参数。
  • 2.2.2.2 该函数一定不能在 promise 处于已处理状态之前调用。
  • 2.2.2.3 该函数被调用次数不超过一次。
2.2.6 then 可以在同一个 promise 上多次调用。
  • 2.2.6.1 如果 promise 处于已处理状态时,所有相应的 onFulfilled 回调必须按照它们对 then 的组织顺序依次调用。
  • 2.2.6.2 如果 promise 处于已拒绝状态时,所有相应的 onRejected 回调必须按照它们对 then 的组织顺序依次调用。
2.2.7 then 必须返回一个 promise。
promise1 = new Promise(resolve => resolve())// promise1 可以多次调用 then // 且 onFulfilled 回调的执行顺序,按照 .then 的调用顺序执行 promise1.then(onFulfilled1) // 1 promise1.then(onFulfilled2) // 2 promise1.then(onFulfilled3) // 3 // 上面 3 个 onFulfilled,按照 1、2、3 的顺序执行

// 调用 .then 方法后,返回一个新的 promise promise2 = promise1.then(onFulfilled, onRejected);

综上,第一个 then() 方法调用后,会返回一个新的 Promise。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持链式调用,而且 then() 方法内的 onFulfilled 回调会等待 Promise 状态修改之后才会调用。
我们稍微修改一下前面代码的调用形式,如下:
const p1 = new Promise((resolve) => { console.log(1) resolve() })const p2 = p1.then(() => { new Promise((resolve) => { console.log(2) resolve() }).then(() => { console.log(4) }) })const p3 = p2.then(() => { console.log(3) })

p1.then() 会返回一个新的 Promise 命名为 p2,后面的 p2.then() 的回调会在 p1.then() 内的回调函数执行完之后,才会调用,也就是 p2 这个 Promise 状态发生改变之后。
所以,只有 回调2 执行完成后,才会执行 p2.then()。我们再看 回调2 的内容。
关于|关于 Promise 的执行顺序
文章图片

回调2 先是对一个 Promise 进行了实例化操作,实例化的回调为 回调3 ,该回调会立即执行,此时控制台打印出数字 2,然后 resolve() 方法被调用,此时的 Promise 状态被修改成了 fulfilled,后面的 回调4 会放入微任务队列。回调2 执行完毕后,执行 p2.then()回调5 被放入微任务队列。
按照队列先进先出的执行顺序,先执行 回调4,然后执行 回调5。所以,在控制台会先输出数字 4,然后输出数字 3
如果想要输出的结果为:1,2,3,4,可以将代码改成如下形式:
const p1 = new Promise((resolve) => { console.log(1) resolve() })p1.then(() => { new Promise((resolve) => { console.log(2) resolve() }).then(() => { console.log(4) }) })p1.then(() => { console.log(3) })

关于|关于 Promise 的执行顺序
文章图片

根据前面的 2.2.6 规则,then 可以在同一个 promise 上多次调用,且 p1 后面的 then 会按照他们的调用顺序直接放入微任务队列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