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三维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技术是不是成为下一个计算机平台( 五 )


提升驾驶者的人体工程学体验等。最近,奥迪推出了一项名为“虚拟装配线校检”的技术,利用3D投射和手势控制,可以使流水线工人在三维虚拟空间内完成对实际产品装配工作的预估和校准。整个测试过程是在名为“CE”的虚拟现实空间中完成的,而CE系统最关键的则是利用投影仪向地板、墙壁投射3D影像的装置,使用者佩戴3D眼镜进入后,便可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近年来,在汽车行业,AR智能设备更是呈现普及趋势。2015年感恩节的时候,大众汽车就给员工配备了30几副AR智能眼镜,来辅助员工工作。该款AR智能眼镜可直接为佩带者提供相应的信息并且显示在可视区域,使得工人再也不用怕记不住、分不清各类繁琐信息而手忙脚乱了;其声控功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双手;
并可进行条形码扫描,还提供了条形码验证的红、绿信号提示。AR技术还以其独特的魅力,给工业设备维修领域带来无限惊喜。面向工业设备维修的AR智能眼镜,可通过AR技术显示解决设备故障的具体操作步骤,甚至细到准确说明如何拆卸零部件。同时,通过内置耳机,维修人员能听到每一个操作步骤的语音提示。因此,即使是没有任何经验的新手,也能顺利完成维修任务,还能保证整个维修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并且,AR技术与数据分析相结合,可以轻松判断哪些设备运转正常,实现预防性的设备维护。从人类发明数学开始,物理世界的虚拟化趋势已经持续了数千年,计算机IT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虚拟化后的数据流动趋势,而数字世界在物理世界的重新凝实,将成为第四次工业的关键环节。
虚拟现实技术也将在这个领域发挥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未来的数字化时代里,虚拟现实很可能不仅仅是一个极客的玩物,而是继PC机、手机之后的下一代计算平台,它的人机交互性能将把整个人类科技的发展带上一个新的阶梯。至于VR技术的发展路径,我在过去的一年里见过500多位工业领域的创业者,他们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一群人,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当下的技术瓶颈和市场空白,他们把自己的思考变成一个个创业项目,在市场中实践。虽然VR技术的未来依然需要很多的努力,但也许正是这种目前看不清甚至可能被人看不起的地方,才是未来的机会,才会让市场如此兴奋。发展智能制造的核心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拓展企业价值增值空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
通过智能制造,产品从研发到上市、从下订单到配送时间可以得以缩短。通过远程监控和预测性维护为机器和工厂减少高昂的停机时间,生产中断时间也得以不断减少。二是提高生产的灵活性。通过采用数字化、互联和虚拟工艺规划,智能制造开启了大规模批量定制生产乃至个性化小批量生产的大门。三是创造新价值。通过发展智能制造,企业将实现从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向“以集成服务为中心”转变,将重心放在解决方案和系统层面上,利用服务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实现新价值。数字化智能制造也常被称为数字化工厂是指以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在计算机虚拟环境中,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仿真、评估和优化,并进一步扩展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新型生产组织方式。
也是现代数字制造技术与计算机仿真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作为沟通产品设计和产品制造之间的桥梁,它的出现给基础制造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建设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高效化的数字化工厂,俨然成为全球制造业未来的新一轮发展目标。在传统的数字化技术中,计算机系统仅仅是给人类提供协助,人类仍然需要自己操控系统。而新时代的人机交互则需要颠覆性的方法,我们可以把它命名为“虚拟工程”,虚拟现实技术只是虚拟工程的工具。虚拟工程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系统视图,让开发者、供应商、制造商和用户能够以同样的方式来虚拟使用那些尚不存在的物品,并根据其特性和功能做出全面的评估。计算机是计算技术时代的基础设施,而虚拟现实就是虚拟工程时代的基础设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