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To B企业在元宇宙里笑到最后?( 二 )


文章图片

《未来简史》中归纳的4种提高系统效率的方式
按照这一观点,资本主义能够赢得“冷战”,是因为相比苏联式共产主义这种集中式的数据处理方式,分散式数据处理的效果更好 。同理,互联网加快信息和数据的流通以及处理速度,因此中国从一个经济只占全球不到2%(1987年数据)的贫穷国家,迅速崛起为今天的第二大经济体 。再进一步,当互联网经济从曾经那个代表开放、平等、创新的“屠龙少年”变为垄断、侵犯隐私、大数据杀熟、制造信息茧房等问题的“恶龙”时,人类社会这个系统就开始呼吁和演化出更加自由和高效的数据处理方式 。
元宇宙正好符合这一想象——分布式的网络,去中心化的组织,自治的社区,加密的银行网络,可信任的人工智能,沉浸式的体验,不受限制的交流、流动与畅想 。
02「实」与「虚」的较量当然元宇宙是一个极其复杂、宏伟的未来蓝图,从目前来看,游戏和娱乐被视为最可能的切入口,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有关“虚拟”冲击“现实”的担忧 。
在排山倒海的叫好声中,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携程联合创始人梁建章就旗帜鲜明地反对元宇宙,两位企业家都诉诸了同一个反对理由:元宇宙会在无形中把人们困在一个他们永远不想出来的虚拟世界里,放弃对真实世界的重视和探索 。
这样的质疑实际上延续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已有的、短视频和游戏的过度沉浸带来的争议 。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技术的发展既无法被遏止,其本身也不带任何善恶色彩,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去运用 。一方面我们可以指责抖音助推了娱乐至死精神,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2021年抖音的高校公开课观看总时长超过145万个小时 。如果我们对人性更有信心一点,就会赞同穆勒的判断:只要经过体验,人们不仅能发现高级乐趣和低级乐趣的区别,而且将由衷地偏好高级乐趣 。
其实这里更需要关注的问题或许是更宏观层面的经济结构的问题——虚拟经济vs实体经济 。虽然直到现在元宇宙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但可以大致达成一致的看法是,它会是一个加强版的数字空间 。
这是否意味着加强版的虚拟经济将对实体经济产生冲击呢?在这一点上同样可以参考互联网的发展路径 。最初互联网也是首先在文化娱乐、生活出行等消费领域爆发,而后在国家政策推动下,逐渐突破信息产业自身的范畴,向经济社会的各行各业广泛辐射 。
据统计,“互联网+”在2015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在2018年迎来密集的政策发布,涉及多个产业和社会经济领域,其中又以制造业的政策关注度最高,2018年至2020年间工业互联网相关政策就有十余条之多 。
投稿|To B企业在元宇宙里笑到最后?
文章图片

来源:艾瑞咨询
今年公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十三五”相比,把“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提到了更加显著的位置,并首次提出了“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 。国家如此重视制造业的原因在于,当前我国制造业比重正处于下降状态,并且降幅跟其他国家相比明显过快 。
理论经验和国际比较都表明,在中等收入阶段制造业所占比重和生产率增速的下降,或者服务业超过制造业的过快增长,都将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加大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