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焦虑的心理机制,15分钟成为半个心理医生

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焦虑几乎是每个活在这个时代的人共有特征。无论是已步入中年、面临中年危机的70、80后,还是承担者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90后和祖国未来花朵的00后们,都在焦虑。
焦虑就像是一种传染病,渗透在社会的各个层级,短期的焦虑或许有积极的意义,但是长期的焦虑会让人变得消极、抑郁;引发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
读懂焦虑的心理机制,15分钟成为半个心理医生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读懂焦虑的心理机制,15分钟成为半个心理医生】【焦虑的心理机制是什么?】
焦虑作为一种心理活动的产物,了解焦虑之前,我们要先来了解下人的心理活动。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由内在的心理能(力比多)驱动,而心理能主要来源于个体对外界刺激源的反应形成。
心理能的强弱程度会根据外界的刺激源对个体的刺激程度呈现同样的变化。换句话说,当一个刺激源很强的时候,产生的心理能就会很强,人的反应就会越强烈。
读懂焦虑的心理机制,15分钟成为半个心理医生
文章图片
基于心理能的原始生命冲动和适应环境的理性意识,是心理内部系统运行的基础。其中,人的生命本能是先天的,理性意识是由后天的学习和认知形成。
理性意识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控制生命本能产生的行为能够符合生存环境条件,使生命本能的冲动释放限制在安全范围内。
比如,不能坑蒙拐骗,不然会违法社会规则,导致个体受罚;不能乱吃乱喝,以免长胖使身材变形等。这些都是理性意识的控制作用。


【焦虑的来源】
人为了达成某种预期目标时(如梦想、欲望等),理性会抑制生命本能追求快乐的原则,去实现这种目标,使生命本能的冲动被阻断;会使人感到痛苦。(具体可见往期推文《个体行为反馈机制——多巴胺》)
在理性控制下,如果某种刺激源使人对预期目标的实现丧失了控制感,会使人的精神经常性地处于一种不舒服、紧张、焦躁不安的心理失衡状态,这就是焦虑。
比如说,当你所从事的工作让你觉的它可能无法解决你在一线城市买到房子,或者说你在谈一个大的项目合作,突然出现了变卦,使得你对未来预计实现的目标预期丧失了控制感,就会产生焦虑情绪。
这种心理状态会迫使个体采取一定的行动来缓解焦虑使心理状态回归平衡,如果这种焦虑状态长期被抑制,就有可能使得心理失衡,造成精神失常。
精神失常是长期焦虑形成的病态;长期的焦虑,是人主观控制生命冲动的发泄,心理能量超出了人体的主观承受力,导致形成精神失常。(比如抑郁)
当焦虑造成了精神失常,个体缓解焦虑的行为就会变得很极端:比如自闭、自虐、自杀等反常行为。
读懂焦虑的心理机制,15分钟成为半个心理医生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平常所认为的缺乏安全感,其实也是一种焦虑。


【人为什么会有欲望?】
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其实不过一碗饭,一张床;为什么会有欲望产生?
最本质的原因其实来源于生物的进化和遗传能够顺利地进行,这是生物进化的自然法则。
所以人总会以实现富裕生活和成为群体领袖(有名)为最终追求。
因为富有和领袖意味着不会担忧食物,更富有意味着有足够的资源培育后代,自然而然就会有更多的交配权,使个体的基因能够更广泛地生存下去。
某种程度上来说,富有和领袖也是证明基因优秀的一种表现。
如果从心理学上来说,人的欲望主要有以下3种倾向;从弱到强的排序为:
I.减少紧张状态
II.讨人喜欢、希望被人注意、赏识
III.追求优越
如果结合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那两者的关系大致如下:
读懂焦虑的心理机制,15分钟成为半个心理医生
文章图片
人不断地追求,就会产生欲望,有欲望就会产生焦虑;为了使焦虑不会影响个体的发展,使心理回归平衡,个体就需要将焦虑解决或者缓解。
个体解决焦虑的目的回归到原先的平衡,或者产生新的平衡。这也是心理医生解决焦虑和抑郁的最终目标,即使个体的心理重新回归平衡。
解决焦虑的方法,可以通过源头解决长期焦虑,也可以通过短期缓解,使身体机能保持在正常水平。


【长期恢复心理平衡的两种方式】

一、改变行为,使预期目标能够被重新掌控,从而减少焦虑。

比如说,基于你现今的工作收入,预计在5年后可以凑够首付,购买一线城市的一个房子,但是由于房价的每年不断上涨,导致你对未来5年后是否还能够凑够首付,实现买房子的预期结果产生了失控。
这个时候你会选择跳槽、创业、或者更加努力工作(如果前景可观的话)来实现预期结果的控制,减缓焦虑。直到攒够首付买房子,买房子这个焦虑的刺激源才会消失,使心理状态重新回归平衡。
读懂焦虑的心理机制,15分钟成为半个心理医生
文章图片
二、放弃预期,即放弃可能会失控的预期结果;转换成预期可控的目标。
比如说,可以5年后买2-3线的房子,那么买房子这个焦虑源也会消失。不过这种焦虑的解决方式可能会导致遗憾、后悔等其他心理情绪。
焦虑总是会不断地存在的,主要人还活着,追求的欲望不会发生改变。(看破红尘的人士可以做到清心寡欲,这个不属于讨论范畴)


【短期恢复心理平衡的两种方式】
短期恢复,是平时经常采用的缓解焦虑的方式,但短期的缓解并不能真正解决产生焦虑的刺激源,只是将心理的失衡的原因以其他方式去排解,当经受下次刺激时,焦虑仍然会反复形成。
短期缓解的主要作用是使人避免长期焦虑导致心理或身体发生病变。
一、主观置换机制(受意识控制)
主观置换机制,就是通过其他形式的刺激,在短时间通过满足生命本能刺激多巴胺分泌,使机体焦虑的状态暂时消失。将暂时的快乐与当前的焦虑置换,使心理状态暂时回归平衡。
比如说,通过跑步、唱K、找好朋友聊天、喝醉酒、性行为等,都可以暂时缓解焦虑。
读懂焦虑的心理机制,15分钟成为半个心理医生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二、客观置换(不受意识控制)
焦虑意味着生命冲动和心理能量如果积累到一定程度,人体的自愈功能就会自发启动,将心理能量排出体外,使焦虑能够得到缓解。
这就跟人的生理机能的免疫系统一样,当身体受伤时,身体的免疫系统会自动激活自动杀菌,这一切都是自发的,不需要理性意识的介入。
比如说,人在焦虑时,会很容易产生嫉妒、发火、冲动、大叫、攻击等行为。将积压的心理能量通过以上行为排出体外,使心理能量回归短暂平衡。这些行为的产生并非由人的理性控制,不过人可以通过理性意识去控制其释放的方式。(比如打沙袋、或者疯狂喝水等)
读懂焦虑的心理机制,15分钟成为半个心理医生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三、代偿机制
代偿机制是,将实现焦虑的行为方式,通过其他对象的行为排解,使得心理失衡的能量释放。
代偿方式主要有投射、幽默、做梦等行为。其中投射是指,借助该对象的行为进行焦虑释放,当目标对象的行为与人向要释放焦虑的行为一致,但是产生行为的是目标对象,人不参与行为产生。
比如说,焦虑时玩的暴力游戏,这种攻击、愤怒的暴力行为会通过游戏人物的杀戮和血腥对现实进行代偿,从而缓解人短期焦虑的情绪。
再比如说,看热血沸腾的演唱会时,同样会通过歌手的行为和发泄进行代偿;所以,每次看完摇滚的演唱会,尽管你可能什么都没做,你还是会觉得很爽。
读懂焦虑的心理机制,15分钟成为半个心理医生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看电影、听音乐、读鸡汤等也都是代偿行为的一种。
后记:
焦虑作为人的一种机能,短期来说,对生命实现追求的目标有积极的意义,焦虑可以成为对抗拖延症的一种能量;不过长期的拖延却也会产生焦虑。
相信聪明如你,看完了这篇文章应该知道怎么应用焦虑了吧?
预告
基于人的焦虑,在商业上也有很广泛的应用价值,在产品设计、营销推广、广告文案等;都有很经典的案例。
下次会跟大家分享焦虑在商业的那些应用,以及针对焦虑,我们可以怎么寻找产品卖点和品牌推广。
感谢您的阅读!
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