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愚》读书笔记

自由市场经济不仅会带来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也会带来那些迎合人性弱点的东西。
基于信息不对称、心理弱点两大原因,市场上的自由竞争必然会存在欺骗均衡。首先,人们往往并不能区分:自己真正需要的、自己喜欢的。人性的弱点会被欺骗者看得更透而加以有意识的利用。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越来越多,需要更专业的知识才能做出判断。欺骗将更多发生,政府的监管和相关干预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变得必要和重要。
最值得担忧的是,这种现象司空见惯,但未被经济学界所重视和研究。自由市场的传统知识不能够告诉我们欺骗将在何时发生和如何发生了。理性人假设只能描绘市场健康,忽略或者淡化了欺瞒和诈骗在市场运行中的作用。作者认为相应的对策是加强各方面的监管(不仅仅是政府监管)。不过,监管却可以让市场减少利用人性弱点的机会,也能均衡信息,更能控制这种欺骗所导致的后果的程度。监管是政府和追求诚信的商家的共同责任。
1,以次充好:把变质的牛油果当做好的卖—评级机构和投资银行的堕落
2,吸引眼球的广告:通过讲故事,做广告推销产品。创造一种情境,让人们为了过上“理想中的生活”买本来不需要的东西,制造需求
3,利用人性的弱点:通过信用卡刺激人消费
4,信息不对症,隐瞒真相,比如说隐瞒或者混淆药品的副作用
5,贩卖让人容易上瘾和产生依赖性的东西,并且隐瞒其副作用
6,政治中的欺骗:营造虚假的形象
7,金融领域的骗局:垃圾债,庞氏骗局,操控股票市场等等
监管无法根除欺骗行为,发生改变的不过是欺骗方式而已,不过监管可以让减少利用人性弱点的机会。监管是政府和追求诚信的商家的共同责任,特别是对于对于有良心、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商人来说,他们有来自道德和经济的双重动机来驱逐那些到处欺骗的商人。
图片发自A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