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究竟应该如何格?( 二 )


书中指出“李四光、翁文波、钱学森、吴文俊院士等事迹表明:把中华科学传统(自然国学)与西方科技有机结合是自主创新(以及元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 。中国人对以《周易》为理论基础的中华传统思想和方法最容易学习、掌握 。最便于把中华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科学密切结合起来 。发挥两者的互补作用 。”
从这段话中也很好的看到中华科学传统融合西方科技是有很好的操作性的 。从“格物致知”中就可以知中国人继承了祖宗元创新的基因 。再和西方科技互相融合 。必开人类文明之新光 。引领人类文明走向更新纪元!
手机手写而成!
其他观点:
之前 。我们讲了「诚意」、「正心」两种心智系统转换方法 。「诚意」是把冲出去的意识收回来 。守住!「正心」是把心(前意识)沉下去 。沉不下去 。就删除、净心 。再沉下去……今天 。我们来讲第三个重要的心智操作方法:「格物」人在第一套心智系统中 。会有很多观念、经验、知识、偏见、习惯 。没有这些 。人是无法思考的 。这些统统是「物」 。换句话说「物」就是在我们意识中所有一切「已知」 。一个人想从「第一套心智系统」转换到「第二套心智系统」 。一定要把这些「已知」统统抛弃掉 。
「格」字在甲骨文中就是「打破」的意思 。「格」字是格斗的格 。
「格物」就是破除「已知」的意思 。
「诚意」、「正心」是在静态中做的 。而「格物」的练习主要是在动态中做的 。我们现在一直在跟大家说静坐练习 。但是孔子那时的练习 。跟佛教和道家的最大区别就在于 。它是动态的练习 。属于动态入静 。动态入定 。是没有静坐一说的 。即使有「坐忘」一说 。那也是在道家典籍《南华经》中的记载 。孔子那个时代的典籍中从来也没有静坐一说 。「格物」主要是在动态入静中做的练习 。孔子提出了一种非常有效的训练方式 。就是通过运用第一套心智系统的思维方式 。进入到第二套心智系统的「内思」 。在这个过程中 。「格物」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个 。我会在后面的内容中 与大家分享 。现在 。我们再来说说这个「格物致知」的「知」是什么?
请看 。下面这张图:

格物致知,究竟应该如何格?

文章插图
格物所针对的那个层次是「虑」 。这个「虑」与佛教的「禅」是同一个心智状态 。用现代语言来说 。就是「内思」 。具体「内思」是什么?我们会在后面讲 。这里先简单的介绍一下 。我们平时所用的思维方式 。是用语言、逻辑思考的 。而「内思」是非语言的 。记住!这个是「内思」最大的特征 。是非语言的 。以后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在「内思」?就是看自己是不是在用语言思维 。如果不是 。那就是在「内思」 。「内思」是「内在意识」在「意识空间」中直接\"看\"「意识影像」 。「诚意」、「正心」一般可以在静态中练习 。在动态中也可以 。而加上了「格物」之后 。主要就在动态中练习的 。在思考的时候 。不但要「诚意」、「正心」 。还要「格物」 。经过「诚意」、「正心」、「格物」的心智调整以后 。人会进入一种很空灵的思维状态 。这种思维状态 。我们一定会觉得非常的不可思议 。这样 。还能思维吗?这样 。不但能思维 。还是很高水平的思维 。王阳明把这称为 。心如明镜、随感而应无物不照 。我解读《大学》、《中庸》、《论语》、《心经》、《齐物论》也是在这种状态下解读的 。那是一种很神奇的 。近似“看”到的那种感觉 。写到这里基本上也回答了@lulujiang的问题 。孔子的心智功夫主要是在动态中练的 。不讲究时间、地点 。讲究的是时时刻刻、特别是遇到事的时候 。更要「诚意」、「正心」 。王阳明把这好像叫做「在事上磨」 。
关于「格物」大家先了解一个大概的样子 。细的我们以后会展开讲……
心智玩家:还原中华源头文化、揭秘重叠结构世界、体验心智系统转换
其他观点:
格物致知,究竟应该如何格?

文章插图
王阳明在龙场觉道的那一刻起 。内心世界变得清澈无比 。他有了立足点 。这个点是:天地之心 。生民之命 。继往圣绝学 。开万世太平 。随后 。王阳明开始在贵州当地举办讲学班传播致良知绝学 。他在龙场修建了“龙冈书院”、“何陋轩”、“君子亭”等基地 。向当地苗夷弟子讲授心学 。刚开始的时候 。只是附近极个别人来参加体验学习 。后来越来越多远处的人慕名而来听王阳明讲学 。王阳明在当地渐渐有名起来 。1510年正德五年初 。王阳明谪戍期满 。复官庐陵县(今江西吉安)知县 。同年八月 。刘瑾被杨一清、张永设计除去 。随后 。王阳明被召入京 。担任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 。正德年间 。南中地带盗贼蜂拥四起 。数年来朝廷派出几次剿匪大军 。都没有彻底解决 。1516年正德十一年八月 。兵部尚书王琼对王阳明的才能十分赏识 。在王琼的推荐下 。王阳明被擢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 。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 。正式当起了剿匪大将军 。什么是道?朝廷王法就是道 。土匪盗贼是离道的存在 。这些逆良知的盗贼必须彻底格尽 。格尽以致良知、格尽以致道 。剿匪就是王阳明对心学智慧的实践 。是自己修炼致良知的熔炉 。要知道 。剿匪即是格物致知 。剿匪即是格物致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