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翻译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三个典故( 二 )


《念奴娇·登多景楼》赏析《念奴娇·登多景楼》——南宋·陈亮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 。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 。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 。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白话翻译:
登上多景楼,极目远望,千里河山尽收眼底 。一念及此,胸中百感交集 。你问我为什么而叹息,是因为没有人能够明白我此刻的心意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翻译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三个典故

文章插图
此处的天险,真乃鬼斧神工的杰作 。如此险要的军事环境,却白白被当成了南北疆域的分界线 。你看那镇江,北临长江,东西南三面群山环抱,天然是一个有利于争雄的地势 。
可是朝中的大老爷们,放着进可攻退可守的军事要塞,却不愿意北伐收复失地 。六朝兴亡本来是天下大事,现在全凭几个门阀贵族,关起门来算计 。
晋代的王、谢之流,登上此楼时只会怀念往事,再学着那前代人物,洒下几滴英雄泪 。他们守住长江天险,从此不管中原百姓正在被人奴役 。
难道我朝是真的无人了吗?事实并不是这样!此时正好长驱北伐,不必瞻前顾后,要学那晋朝的祖逖,为收复失土击楫而誓 。
要北征,何愁没有人才?只须派出我朝中的少年英雄,便可破敌 。一旦形成有利的形势,就应当长驱千里,扫清河洛,任凭敌人再怎么强大,也不足为惧 。
南宋时期有不少
以上提到的所有词作,全部是借登楼观景,来抒发词人对山河破碎的痛惜之情,但是陈亮偏偏不屑写这样的登楼词 。
因为陈亮觉得,伤春悲秋是毫无意义的,所以他的这一首《念奴娇·登多景楼》,几乎没有什么抒情的成分,而是采用了一种赋体形式,议论关于“北征”的恢复之志 。
词的开头,是从陈亮登上多景楼,眼中望到的一切引发的 。这座楼位于镇江之畔,据当时的文献记载,晴天登上此楼,可以“一目万里”,可见它是一座高楼 。
多景楼位于北固山的最高处,临江而建,登高望眺就可以看到对岸的河洛地带,而此时那里已经沦入胡人之手 。所以陈亮登上高楼,看到这种情形,很自然就会产生“恢复之志” 。
但是陈亮并不是空有这样的想法,没有行动的人 。他此来镇江,其实就是为了考察当地的军事地理环境,好写成奏折,上达天听 。陈亮观察了镇江的地势后,写了一个奏折递给皇帝 。
折子的大意是说:镇江“一水横陈,连岗三面”,是一个“虎出之穴”,最利于出征打仗 。劝皇帝不要犹豫,要抓住有利的时机,果断出兵收复河洛 。
在这首词里,陈亮事实上指出了南宋北伐一直不能成功的一个最大“症结”,那就是南宋上层的贵族们,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并不愿意出兵北征收复失地 。
在这些世家大族里面,可能也有一批像晋代的王羲之、谢安一样的文化名人,他们有时也会登上多景楼,为国家的不幸掉几滴眼泪 。
可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家族利益,王、谢之流根本不可能干什么实事 。陈亮在词的最后,提议南宋应该马上出兵,恢复河洛 。并告诉上位者,不要害怕我们没有军事人才 。
当年的淝水之战,谢安只派出自己的侄儿,就打到了河对面 。如今南宋有的是少年英雄,只要瞅准时机,一鼓作气就能把对面拿下 。有利的形势一旦形成,还怕敌人太过强大吗?
史料记载,陈亮一生中曾经六次上书给宋孝宗请求出兵北伐,但是因为他性格“太激进”,讲话时常得罪达官贵人,所以曾经二度入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