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六国攻秦有四条路线,为何每一次都走函谷关?( 二 )


其他观点:
函谷关 。因处于险要之地 。西居高原 。东临绝涧 。南接秦岭 。北塞黄河 。深险如函而得名 。乃大秦第一坚关 。易守难攻 。自古以来乃兵家必争之地 。六国5次攻秦 。2次攻入函谷关 。两次失败 。一次未交手 。可为什么六国每次都走函谷关呢?

战国时期,六国攻秦有四条路线,为何每一次都走函谷关?

文章插图
六国攻秦有四条路线
第一条是从运城盆地向西度过黄河 。这条路线看似没多大阻拦 。能够快速进入秦国 。但是这条路线渡口十分小 。六国几十万大军很难快速度过黄河 。对面的秦军也很容易守住 。所以这条路线十分不利 。
战国时期,六国攻秦有四条路线,为何每一次都走函谷关?

文章插图
第二条路线是从蜀地翻越秦岭进入秦国 。可是大家都知道“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对于几十万大军来说 。很难跨过蜀道翻越秦岭 。而且冷兵器时代 。后勤保障也很难跟上 。而在后期 。秦国已经攻占了蜀地 。六国军队更无法从这条路线进攻秦国 。
战国时期,六国攻秦有四条路线,为何每一次都走函谷关?

文章插图
第三条路线是从武关翻越秦岭 。从南阳进入关中 。这条路线虽然很适合 。但唯一缺点就是路线太长 。士兵承受不住如此长的路途疲惫 。而且后勤保障也无法跟上 。
战国时期,六国攻秦有四条路线,为何每一次都走函谷关?

文章插图
第四条路线是从赵国境内北上河套平原然后南下进入关中 。这条路线是赵武灵王想出来的 。可是赵武灵王死得太早 。就未曾实施 。但实际上这条路线也不大可能 。因为这一时期的河套平原还掌握在外族手中 。蛮夷很多 。一是赵武灵王 。不可能让六国军队从本国境内过去 。这样有被其他五国瓜分的风险 。二是河套地区随时都有可能遭受蛮族的进攻 。同时秦军也可北上伏击 。这样就是风险太大 。
战国时期,六国攻秦有四条路线,为何每一次都走函谷关?

文章插图
因此 。六国攻秦 。每一次都选择走函谷关 。是因为函谷关比其他的路径要方便 。而且风险较小 。但六国由于各怀鬼胎 。而且没有亡秦之心 。都想维持现状 。不让一家独大 。六国军队没有统一的指挥 。一遇事便军心涣散 。所以最终被秦国灭掉 。正如贾谊的《过秦论》所说:“灭六国者 。非秦也”
其他观点:
战争是政权集团实现利益最高规模的军事行动 。无论大小战争行动前都会有缜密规划 。
战争的指导者必须深切体认地理环境与战略依存度 。同时还包括山岳、地形、气候、水文、湖泊、距离、疆界等对战争所产生的正面与负面作用 。所以如果战争漠视空间的概念 。必然会导发严重的错误 。显然函谷关在攻打秦国中处于不可回避的地理位置 。
战国时期,六国攻秦有四条路线,为何每一次都走函谷关?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