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诊疗模式迎巨变!互联网将超越线下门诊,成为第一接诊入口( 二 )


第二,高效便捷的线上服务,将成为医生工作的常态 。
一个配合流畅的医生团队,可以由医生助理或初级医生专门负责问诊、整理患者病历,然后转给接诊医生初步诊断、领衔专家每日定时线上查房、给出治疗方案 。
线下就诊后上网报到的病人纳入诊后管理系统,在系统设定的流程中开始规范管理;线上的患者教育课程自动启动,循序渐进地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来复诊病人,病情可控的可以直接开出复诊处方,由药店把药配送到患者手中;如果需要临床用药之外的辅助药物、康复器材,可以在团队的线上店铺直接配齐,这些都是由医生亲自挑选的、品质绝对保证 。
体验过这种便捷的患者,谁还想去医院挤啊 。如果患者是首诊,以及所有需要安排线下面诊、线下检查的,进入第三步 。
第三 , 线上到线下通畅对接,大幅改善线下就诊体验 。
当一个线上患者需要化验、检查时,医生团队就会在线上开出了电子检查单,并通知患者已经帮他做好了一家线下机构的检查预约,这家机构可以是团队自己开的一个诊所、或团队集体执业的一家私立医院,也有可能是团队认可的一个家庭医生所在的机构 。
当患者到达的时候 , 所有的准备都做好了 , 不需要挂号开单子、不需要再问诊、去了就查 , 查完就走,报告单自动上传到网上医生团队的系统里 。根据检查结果,团队给患者的处方随后就开好了,患者到家后不久,药也送来了 。
如果患者适合去公立医院也可以安排,那就诊流程可能会复杂一些,因为技术对接不会那么容易 。不过没关系,医生团队的线下流程先接通了哪家医院,病人就更乐意去那家医院,那家医院会获得更快发展 。
第四,远程协作团队兴起,部分品牌医生可能发展为医疗集团 。
第一批品牌医生大部分集中在区域医疗中心城市 , 而大量患者在下级城市,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行、患者首选在本地就诊,这就会推动远程协作团队的兴起 。
一般来说,品牌医生们首先会和下级城市里自己的学生合作,建立远程团队,把自己在当地的患者安排到学生那里去面诊 。面诊时,品牌医生依然是团队领衔专家 , 以远程视频门诊形式出诊,指导患者接受当地团队的治疗 。如果需要转诊 , 会根据患者意愿安排到品牌医生对接的上级医院 。
随着品牌医生建立一个又一个远程团队,其服务对周边区域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大,有些品牌医生一定能把业务发展成为未来的区域专科医疗集团 。
这样的前景会不会很遥远?不,一点都不遥远 。因为大部分系统和功能我们都已经实现了 。今年 , 我们将邀请一些医生团队开始更深度的试点探索 。是的,不是按地区去试点,而是按照医生团队,跟着品牌医生走 。患者追随的是可以信赖的医生,这是医疗服务的核心规律 。
所以 , 医疗服务流程变革,都将围绕品牌医生展开,医疗行业的未来变革也一定由医生而起 。这场变革的催化剂就是互联网:互联网为医生赋能,医生因互联网而强大,强大后的医生用创新改变医疗服务 。
谈完了展望,我还要强调三点,避免理解偏差 。
1、创新会先出现在非公医疗领域 。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 , 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应该被分为基本医疗需求和那些有更高要求的需求 , 基本医疗主要由公立医疗机构提供 , 更高要求的那部分一定是由市场化机构来满足 。按照其他服务性行业发展经历来看 , 创新一定先发生在市场化领域 。所以,医生团队诊所、私立医院的服务体验一定会先行创新、探索、提升 。
2、品牌医生将始终和公立医院携手前进 。
公立医疗机构将始终是中国社会医疗服务的主体,特别是它给每一个医生提供了教育、培养、提升、科研学术的平台,是医生们临床实践和大量经验的来源,离开了公立医院,大部分医生会失去根基而枯萎 。
所以,未来,大批医生离开公立医院的现象不会发生 。最可能发生的是 , 品牌医生借助互联网快速成长,和所在的公立医院携手前进、相互呼应,品牌医生强则医院强 , 医院强则品牌医生多 。医生借助互联网和私立医院磨炼的服务意识和能力,将会被带回公立医院,带动基本医疗服务的提升,最终让全社会各阶层都受益 。
3、我们的任务:提供平台和帮助,和品牌医生一起进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