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继往|益见

一如继往|益见
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王玉
8月13日,晴,周一
早早起来做饭,太阳已跃然窗外,探头看去东面依然苍茫。昨晚半夜停电,忽地热醒,打开窗户又浮浮睡去。周一往往这样,要早起打扫好房间,把阳台上的花浇一点水,收拾一点物品,开始新的一天。
外国狗科迪跟着主人往外走。一个五十岁就退休的大嫂在西面阴凉里喝着绿茶。门卫把牛奶给一个三楼的老干部。侧面香樟树间还有一棵柿子树,树干细,柿子压弯了腰。
坐上车去卧龙岗。夹道里闹潮起来,人来人往,车来车去,加上满耳蝉鸣和跳跃在电线上的七八只麻雀。越过卧龙岗坡跃入眼里的武侯祠和革命烈士纪念馆相对而出,一个六角塔,要像奎章阁的风铃一样迎风飘扬。进入十二里河畔,一切像进入大自然,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1
蓝天白云和着田野里最后上浆的玉米花生地,宛若高低起伏的青纱帐。世界总是恰如其分,把南阳放在起伏的卧龙岗上,那个虎跃龙潜的宛南大地。
蝉鸣可能是最自然的事情了,我做在办公室,看着杨廷寊的《八十忆往》,一张半个多世纪的老照片就能揭开一个家族的成长轨迹,也从一个侧面对现代史的发展历程,做了有益的补充。
就是在这本书上,与孙家楼有关的记述,1935年秋,杨廷宾、王正朔、王正今和曹云阁等在南阳一带从事革命活动,受到杨鹤汀的关照和掩护,在他的全力支持下为鲁迅先生拓印南阳汉画,收到鲁迅称赞,南阳汉画才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宣传弘扬。一个家族,点拨不破的是传承,点拨就破的是真实。
2
炎热的太阳照在山岗上,知了的叫声在一排排杨树林里歌唱。几个好友在讨论着小孩上学的事,谈论着和爷奶一起空卦户口的还没有报名,一群农民工子女打着条幅在南阳市教育局门口要求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社会民生产品供给不足是社会心理焦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余沟的杨树林里,十二里河的一个无名小支流里流着乌黑发愁臭的河水。两边的枸树散漫的生长着,养蜂人的帐篷外摆着两行蜂箱,蜜蜂穿过高架的红砖水渠,一排独栋别墅在路两边拔地而起。这个都市乡村的乡村都市看起来有模有样。
坐着26路车到解放路吃饭,解放路口又来的修车老汉比原来的年龄小一些,家具装备也少,生意也稀稀落落。买湿瓜子的妇女,三轮车上除了一包包湿瓜子,就是那十来个像灯笼一样的瓜。只是两边的梧桐树最为繁茂,也是南阳现存树龄最大的两行梧桐树,见证了南阳城市的变迁。
3
否极泰来,热极而寒,旱极而雨,大约就是这样的道理,自古至今,概莫能外。就像这个老城一样,起起落落,颓废与博兴大概如此。
直到去范蠡路鸭电社区接到益博们凯旋,才知道旅行就是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变换,也会发现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存在感和特别之处。和儿子一起讨论如何写作,把看到的事和物去很形象准确的表达出去,这是一个能力和思维方式的问题。
而温凉河立秋之后就再未涉足。坐在这里,繁盛已经不在,不仅可以看到葡萄叶子跌落,木瓜树的硕果,洋槐树发的新苗,核桃树的青核桃,最为标志性的是发黄了的一个个柿子,这是一种秋天最好的预告。而温凉河的河水也消落到正常状态,一如往常只是多了芦苇的一层萧索感。墙头的爬山虎,门前晒的花生,变老的红薯叶,只有在乡村生活过的人,才有更好的季节体验。



一如继往|益见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如继往|益见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如继往|益见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如继往|益见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如继往|益见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如继往|益见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温凉河畔,大概就是这些,才印证了秋天的脚步,柿子、木瓜、石榴,偶有零落依草木。
4
下午四点,去工业路申报纳税。揖让是最小的机构,纳税申报、各种学习、总结宣传是少不了的,需要时间去打理,虽然简单,流程性的东西总得走吧。还好,这个大学实习生,谦虚热情,政策解释到位,很快就办理完毕。
小孩上学的事还在这个同龄人最为闹心的事。老家弟弟来电,原来想去县里上,镇平今年也划片招生,把原本的学生上学又立了新规矩,特别是没有房产证和户口的就更难办了。后来只好说来南阳上,弟妹又怕孩子上学路途遥远,安全是个问题,最后才决定跨乡镇到贾宋镇中去。到哪里上,还要找熟人,这是常态,也是熟人社会的特质。
良海,我的初中同学,孩子在南阳一所初中上学,多重原因,造成孩子成绩普遍较低。这里的前几名,拿到十三中,二十二中,只是中下游,所以人们都想去好一点的学校去上。给我打电话帮忙,大概也是想上一个环境好的学校,爱屋及乌,近朱者赤吧。
5
顾蕾给我发来了一张图片,那是今年四月份在昆山学习交流时和昆山社工督导们交流的画面,那是一段美好的学习旅程,开阔视野,学习经验,互动分享,收获满满。
而再过两天,苏豫皖牵手计划简报要由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来做,目前只收集到三个机构的信息,濮阳、平顶山的机构也来点告知活动情况,在办公室整理一下资料。
在黄昏的时候,去孙家楼一号院,惠大才正在吃饭,碗里放着红薯和鸡蛋,他正在和他们桐河乡村干部打电话,他挥着手说,基本上三天打一次电话,这次一星期了,没顾上打电话,热情的让座,我把上次他要的背记本送去。
原来看了已近浑黄,几只猫,大概有七只,或者是八只。这些猫是因为南关老张杰烧鸡在这里制作,一些鸡下水,成了猫的美味。而门口的歪脖子核桃树上还卧着两只猫,一只黑的。这群猫成了孙家楼最有生命力的地方。
一天就这样,一如继往。夜幕沉沉浮浮,才发现日子就这样过下来。中州路的霓虹,车流行人,叫卖声,知了和蛐蛐的鸣叫,成了这个城市最实在的生活状态。
晚上休息看到晚报李萍老师写的《南阳孙家楼,不该忘记的红色记忆》,对着地方做了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和黏连,是一个很好的文章。愿时光慢些,留一点记忆。
益博社会工作,与你同行,见证社会文化的活态传承。也会在为民服务的路上走着干着,去作为。





一如继往|益见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如继往|益见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如继往|益见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如继往|益见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如继往|益见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如继往|益见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如继往|益见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如继往|益见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如继往|益见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如继往|益见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如继往|益见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如继往|益见】
一如继往|益见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