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锐|追求“完美”的智能穿戴,如何才能突破瓶颈?

2020年,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规模来到了超1.5亿部规模,并且这一增长趋势有望在2021年全年得到延续。
我们可以看到,近一年时间中各厂商都在以更高的频率推出新产品,以覆盖更多的价格段和垂直市场。无论是面向何种人群、定价多少的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的演化方向,即独立性越来越明显,脱离手机也能完整使用的功能越来越多。曾经的配件,现在正要成为主角。
期待“完美”的智能穿戴诚然,可作为独立设备使用是智能穿戴的重要进化方向,要让用户在没有手机的前提下,也能享受到种种便利。诸如精准记录户外运动的轨迹、数据等资料,独立连接无线耳机听歌或是进行导航,同步接打电话收发短信还有诸多在线服务。可穿戴产品越能独立使用,就越发成熟。
可惜的是,我们至今没有遇到那个“完美”的独立智能穿戴产品,无论是各大终端厂商还是满怀期待的消费者,都只能在妥协中陪着整个行业前行。顶级智能穿戴承载着许多期待,有强大功能、超长续航和优雅外观,但种种工程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使得它还只是一个目标。
最大的难点还是功能和续航之间的抉择:美好的大屏幕、独立通信、丰富能力无一不是耗电大户,因此侧重性能的产品不得不在续航上留有不小遗憾。如果是侧重续航,不仅会有超大电池挤占内部空间提升重量,为降低功耗而裁剪代码还会导致功能乏善可陈,缺乏拓展性。
展锐|追求“完美”的智能穿戴,如何才能突破瓶颈?
文章插图
然而所有人都清楚,只有能做出解决了问题无限趋近于“完美”的智能穿戴产品,才能让可穿戴突破发展瓶颈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多家机构调研报告呈现的另一个事实是,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虽仍有增长,但增长趋势却在不断放缓,甚至有用户缺乏换机动力缩减规模的可能。
危机当前,我们有必要回到原点,探讨当下该如何看待智能穿戴产品。能让人愿意长期使用的优秀智能穿戴产品,是集成了所有先进功能但得每天充电的超级腕上终端?还是追求极致长续航却鲜有拓展功能的纯净?或者是在不同方向中找到平衡,续航、通信、功能“我全都要”?
做穿戴的智能化才是破局之道?1、回归穿戴属性
首先得要确认,智能穿戴的本质在何处。
答案显而易见,“穿戴”就是智能穿戴不能忘记的本源。它得先是佩戴在人身上,可以提供装饰性或者一定功能性的物件,然后再去思考如何在这之上做好智能化。回想起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的先祖传统手表或手链,都是前任多少年来的重要装饰品,是一代代人生活的组成部分。
展锐|追求“完美”的智能穿戴,如何才能突破瓶颈?
文章插图
所以那种尺寸硕大缺乏美感的产品,无法出现在主流市场上并存活下来,即使被塞入了再多的能力也不行。违背了穿戴属性这个根本,自然会因为外观、重量、续航等原因让人不愿使用,切换到主打全面的胖终端赛道上,就更不可能和几乎进化到极致的智能手机相抗衡。
无独有偶,可穿戴行业上游企业之一的展锐在近日提出了“要做穿戴的智能化”理念,正好与可穿戴产品要回归穿戴属性风向不谋而合。展锐高级副总裁周晨在公开演讲中表示,“只有在满足了穿戴性和功能性这两个点的前提下,我们再去谈智能化这件事情。”
展锐|追求“完美”的智能穿戴,如何才能突破瓶颈?
文章插图
他还带来了智能穿戴发展公式:穿戴属性x智能化x技术准备度=有发展意义的智能穿戴设备。将三大元素之间的关系用乘法而非加法表示,可见每个因素对于智能穿戴产品的影响都相当重要,即使缺少其中一个就有可能导致优秀产品无法成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