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原料药企的二十年“暗河激战”,惊雷总在无声处( 三 )


生物医药|原料药企的二十年“暗河激战”,惊雷总在无声处
文章图片

 财健道制图
02、原料药领域的“适者生存”任何一片原始丛林都有独属于自身的生态环境 , 要解密和探究其形成的原因 , 就得追溯其由始至今的发展历程 。
时间倒退回十年前 。2011年 , 山东两医药公司垄断抗高血压药“复方利血平原料药”在国内的销售 , 哄抬价格 , 以至于下游药企停产 , 国家发改委因此开出原料药领域第一张700万元的罚单 。此后 , 原料药领域垄断现象走进大众视野 。
令人不解的是 , 为什么偏偏是原料药领域 , 垄断如此普遍又难以根除?
在进入投资行业之前 , 青桐资本投资总监薄先生有数年药企工作经验 , 在他看来 , 垄断这件事从十年前在原料药行业就屡见不鲜 , 在某些小市场份额的重要品种上更是尤为严重 , 近几年因为下游药企举报和药品短缺断供 , 大家开始重视这个现象 。
从行业发展历程来看 , 集采可以说是原料药行业最显著的分水岭 , 因为直接改变了行业的成本利润结构 。
集采之前 , 原料药企业其实也会有提价的行为 , 但当时仿制药的利润空间巨大 , 下游仿制药企对提价的接受度也很高 。集采之后大批仿制药价格被直接斩到脚踝 , 这个时候 , 原料药的价格成本对仿制药来说比重明显变高了 。更何况一致性评价和“环评风暴”出清了大量不规范的小厂 , 行业竞争者减少 , 客观上也让垄断的可能性变得更容易 。
当然 , 单单一场风暴还不足以改变一座森林的面貌 , 仔细梳理原料药行业的发展史 , 可以说是一部颇为心酸的“被嫌弃的原料药的一生” 。
2015年 , 新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 , 企业当年如果不能通过则面临直接停产;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清洁生产指标 , 推进对原料药制造业的达标排放改造;2017年 , 全国刮起“环评风暴”;2018年 , 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实施 , 将环保费改为环保税 , 并对原料药企业征税 。
有企业在采访中表示 , “这一整套组合拳下来 , 原料药企业不停的做工艺改进 , 上环保设备 , 升级厂房 , 安全生产环保方面的投入增加了100倍 , 最夸张的有接近1000倍的 , 接近一半的小厂直接就没了” 。
环保这波洗牌之后 , 低碳成为原料药企业面前酝酿的新的“风暴” 。如果本来用煤现在改用天然气 , 对于本来以“成本优势”打天下的原料药企业来说显然又是一道难关 。近年来很多原料药企业搬厂进园 , 也更愿意选择一些靠近风力发电站、水电站之类有清洁能源的园区 。
在聊到原料药企如何选址时 , 一位近期刚落地了原料药生产基地的企业高管表示 , 现在很多地方基本不能批大规模的化学原料药项目了 , 例如同样是原料药集聚地的浙江 , 能用于化工三类项目的工业园区很少 。
此外 , 投资周期相对较长也让很多原料药行业的新入局者变得更谨慎 。即使排除前期研发投入阶段 , 从GMP车间建设开始也需要至少3年时间才可以实现商业化销售 , 就算只是建一个中等规模的原料药厂 , 目前前期投入也在大几千万到两三亿之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