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机器人|小米生态链难以跨越的大山( 四 )


在蚂蚁市场,以性价比为核心的“小米模式”能够让生态链企业快速做大规模,比如小米把200多元的充电宝做到69元、动辄四五千的空气净化器做到699元、要价六七千的扫地机器人做到千元级别,极大降低用户使用门槛带来巨大销量。
【 扫地机器人|小米生态链难以跨越的大山】但在蚂蚁市场之外,小米生态链的打法就多少有些捉襟见肘,最典型的就是空调。
国内白电行业的特点,首先是寡头格局长期固化,其次是线下渠道出货量占比较高,最后是技术迭代慢、品牌效应强。这些特点完全与蚂蚁市场相反,是小米生态链企业短期难以拿下的。
2015年,小米别有心栽推出“年轻人的第一款空调”产品,参数为1匹的2999元,1.5匹的3399元,价格感人,销量惨淡。2019年,国内空调市场中,格力、美的、海尔、科龙和海信前五家企业市占率仍然高达79.2%。
这几年,小米对白电行业的打法开始有新改变。比如做厨电空气炸锅,与以往投资初创公司相比,小米对于成熟行业的投资,会选择上游代工龙头企业作为生态链企业。
正如小米生态链部总经理屈恒说,“当你进入的不是蚂蚁市场,而是直面行业龙头时,必须得从生产制造开始,遵循传统行业的规则才有可能超越[3]”。
扫地机器人|小米生态链难以跨越的大山
文章插图

从2013年至今,小米已经孵化了接近300家企业,对小米自身来说,生态链硬件最大的贡献,不仅让小米能够快速进入各行各业,还利用IoT硬件组合使小米之家模式成功运转,在一定程度上盘活了小米的线下短板。
而对生态链上的企业来说,绝大多数参与者都是从零开始,通过输入小米的产品标准,利用小米的资源打赢第一场仗,拿下市场基本盘。一些公司成功从代工厂的ODM工厂转型,成为消费市场上一股不能忽视的力量。
从这个角度看,无论小米和生态链企业有多少相爱相杀,都不失为小米为中国制造业做出的一点贡献。
参考资料:
[1]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小米生态链谷仓学院
[2] 一往无前,范海涛
[3] 从加法到乘法,小米生态链找新爆品,36氪
[4] 华米单飞上市背后:小米生态链公司心态微妙 围城难进难出,财经杂志
[5] 雷军:今年面临严峻挑战,5年投100亿加码AIoT,腾讯科技
[6] 单飞与反制:小米与生态链公司的相爱相杀,连线Insight
[7] 小米生态链公司闯关IPO悲喜录:“做啃米族”还是“去小米化”?21世纪经济报道
[8] 家用电器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由代工到创牌,家电企业因何成功?华创证券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