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写作入门(四)

(四)格律诗的联、相对、相粘及平仄格式

格律诗每两句为一联,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在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中,第一二句叫“首联”,第三四句叫“颔联”,第五六句叫“颈联”,第七八句叫“尾联”。在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中,第一二句叫“首联”,第三四句叫“尾联”。格律诗的平仄规则是,联内相对,联间相粘。联内相对就是每联内两句的平仄要相对,下句的平仄与上句的平仄要相对立(或相反)。联间相粘是指下一联的上句首个双音节的平仄,与上一联的下句首个双音节的平仄要一致。
以杜甫的《春夜喜雨》为例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这首诗第一联上句“好雨知时节”的平仄是“仄仄平平仄”,下句“当春乃发生”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联内下句与上句每个字的平仄都是相对立的,这就是联内相对。
第二联的上句“随风潜入夜”首个双音节“随风”,与第一联的下句“当春乃发生”首个双音节“当春”的平仄是一样的,都是“平平”。这就是联间相粘,即下一联与上一联要相粘。在律诗和绝句中,每一联都是如此。
由于格律诗一般用平声字押韵,除首句视情况押韵外,每联下句最后一个字必须押韵,所以明白了联内相对,联间相粘的规则,要掌握格律诗的平仄格式就不难了。不论五言还是七言,不论律诗还是绝句,只有四种平仄格式。
以五言绝句为例,第一种是首句仄起仄收不押韵,即首句的平仄是:仄仄平平仄。由于联内相对,所以第二句也就是首联的下句是:平平仄仄平。根据联间相粘的规则,第二联上句首个双音节的平仄必须与首联下句首个双音节的平仄一致,第三句必须以“平平”开头,又不能与第二句一模一样,就只能让最后一个“平”与“仄仄”换个位置,于是第三句就成了平平平仄仄。根据联内相对的规则,第四句就是仄仄仄平平。这样自然就掌握了五绝的第一种平仄格式(首句仄起仄收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第一种格式以“仄仄”开头,那么第二种格式就以“平平”开头:平平仄仄平;根据联内相对、第二句必须押韵的规则,第二句是仄仄仄平平;根据联间相粘的规则,第三句是仄仄平平仄;根据联内相对的规则,第四句是平平仄仄平。从而得出第二种格式(首句平起平收押韵式):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第三种格式以“仄仄”开头,不能重复第一种格式,只能把最后一个“仄”与“平平”换位置,于是第一句是仄仄仄平平,根据联内相对、联间相粘的规则,就得出了第三种格式(首句仄起平收押韵式):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第四种格式以“平平”开头,但不能重复第二种格式,根据联内相对、联间相粘的规则,就得出了首句平起仄收不押韵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以上是五绝的四种平仄格式,按照联内相对、联间相粘的规则,每一种都可以推出五律的平仄格式。以首句仄起仄收不押韵式为例,五律的平仄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五律的这种格式等于将五绝首句仄起仄收不押韵的平仄格式重复了一遍。不过并不是每一种五律的平仄格式都是将五绝的格式重复一遍。以五绝首句平起平收押韵式推导出的五律平仄格式为例: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格律诗写作入门(四)】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同理,五律的第三种格式为: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依此类推,五律的第四种格式是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至于七绝、七律的平仄格式,只要在五绝、五律每句的句首添加平仄相反的节奏就可以了。以七绝为例,在五绝首句仄起仄收不押韵的格式前加上平仄相反的节奏,就变成了首句平起仄收不押韵的七绝格式(以下加粗字就是加在每句前的节奏):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再以首句平起平收押韵式五律为例,在其每句句首加一个平仄相反的节奏,就变成了首句仄起平收押韵式的七律: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按照以上方法,可分别推导出七绝或七律的四种平仄格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