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从青铜时代走到黄金时代,中国半导体这十年

半导体|从青铜时代走到黄金时代,中国半导体这十年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深瞳商业,作者丨姜承雪
前不久,孟晚舟归国的消息举国轰动 。从2018年年底在加拿大被捕以来,孟晚舟在异国度过了1028天 。
她的动向之所以牵动人心,不仅因为她是任正非的女儿、华为的长公主,更因为这次事件的风向标意义 。
2019年5月,在任正非那次长达150分钟、接受了国内20多家媒体采访的发言中,他明确表示,“抓我的家人就是想影响我的意志……我要超越个人、超越家庭、超越华为来思考这个世界上的问题” 。
而当时他思考最多的问题,无疑就是如何带领华为,突破美国在芯片供应上的封锁,摆脱在半导体这一核心技术领域被人“卡脖子”的命运 。
半导体|从青铜时代走到黄金时代,中国半导体这十年
文章图片

现在看来,这场围绕半导体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 。
就在孟晚舟归国前1天,9月24日,据《财经》报道,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和技术评估办公室下发了一则《半导体供应链风险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要求芯片产业链企业(如台积电、三星、英特尔)上交数据 。
报道称,这“很可能使得台积电和三星在商业竞争中陷入不利地位 。相当于是将企业的所有底牌摆在桌面上 。”
为什么半导体这么重要?
一句话,半导体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被称为“国家工业的明珠” 。
当今大部分的电子产品,如计算机、手机当中的核心单元,都和半导体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 。
某种程度上,一个国家的半导体工业水平以及在全球分工位置,意味着该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 。
未来的答案,往往就隐藏在过去里 。
要想看清我国半导体产业未来将何去何从,关键是看懂过去十年左右民族半导体工业走过的道路 。
历史的上一个转折点,就在十余年前到来 。
01、2010-2013:从“青铜”开始蜕变的转折期如果用游戏等级来说的话,2010年前后的中国半导体工业,还只是个“青铜” 。
2010年1月19日,“909工程”启动升级改造 。
工程的前身即“909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电子工业领域投资最大的工程 。
1996年,我国向“909工程”投入了100亿元,建设了一条8英寸0.5微米的芯片大生产线 。
这条高层口中“砸锅卖铁也要搞”的大项目,某种意义上,可视作是我国大规模发展半导体产业的起点 。
“909工程”以及其改造项目,是政府对半导体产业倾力相助的一个缩影 。系列工程带来了蝴蝶效应,就像一个火种点燃草原,一大批配套产业得以迅速发展 。 
半导体产业是典型的高投入、规模化、长周期产业 。以芯片设备工业为例,其新产品一般要过2-4 年才可以进入市场,5-6年开始实现销售,8-9 年才可能达到收支平衡,10年才可能达到盈利 。其间每年又需投入数亿美元 。
作为整个电子信息产业食物链的顶端,常规的融资渠道往往难以支撑其持续巨额资金投入;产业长周期和高风险的特点也让它长期得不到金融市场的青睐 。
此时,政府的投入就显得尤为重要 。
2011年,国务院发布了被业界称为“新18号文”的《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的若干政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