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字看懂“少年派”(严慈相济)

从《少年派》中,我们能够看到父母之间对孩子不同的教育方式,两者相互配合,相互包容,严慈相济,缺少哪一方都是不完整的。

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候,要学会相互配合。在相互配合的时候,要遵循下面3个原则:
1观点一致,态度不同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往往是观点和态度一样,一起爱、一起打、一起骂。这种教育方式是不恰当的。
真正的密切配合应该是:观点一致,态度不一致。所谓态度不一 致,就是在观点一致的前提下,采取不同的态度。比如,父亲给以严厉的批评,甚至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母亲则须在肯定父亲做法的前提下,用比较温和的态度分析孩子的过错,分析父亲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
这样,既能让孩子感到父母的威严,又能使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同时也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过错。
2宠严分明,冷热转换
有些家庭是这样的:父母的一方对孩子非常严厉,甚至到了严酷的程度;而另一方呢,也许为了给孩子以补偿,则非常宠爱。这也是不恰当的。
在对孩子爱与严的问题上,父母双方各自可以有所侧重,但不能冷热不变,不能一个一严到底,一个一宠到底。
真正的密切配合应该是:一方严些冷些,另一方宽些热些,但偏严偏冷的一方,有时也有宽容和温和的热表现,偏爱偏热的一方,有时也有冷峻与严厉的冷处理。
这样,孩子才能从父母各自的身上得到温暖和教益,也只有这样,父母在孩子面前才是完整的,才能树立真正的威信。
3全面了解,有所侧重
还有些父母的分工是:你管孩子的学习,我管孩子的生活。看起来是密切配合,其实不然。
学习与生活不可能截然分开,如果做父亲的只了解学习的一面而不了解生活的一面,很可能因不明真相而产生误教误导。反之,做母亲的也一样。
有的由于客观原因,比如夫妻分居两地,孩子只能由一方抚养和管教,但这也不是说另一方就可以放手不管了。应该说,管教孩子是父母的共同责任,不管情况如何特殊,都应该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积极配合。
管教孩子的方式多种多样,即使孩子不在身边,也可以用写信或打电话的方式来关心和了解孩子。
三、严慈相济就要爱孩子和立规矩
当然,父母相互配合教育孩子最好不过了,但是作为父亲或者母亲,任何一方在爱孩子的时候也要学会立规矩。
如何爱孩子和立规矩呢?具体遵循下面3个原则:
1有些事,不能惯
有家长说:“家里有规矩,但孩子耍赖也没辙啊!”
这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孩子不听你的原则,常常以哭闹、不吃饭来要挟父母。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底线。
比如和孩子约定好每天只玩半个小时iPad,但孩子一哭闹,大人就妥协了,于是又多玩了半个小时。
被惯坏的孩子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的要求总是被满足。第一次出现问题,大人就妥协,只会为自己和孩子的将来找来更多麻烦。
2有的事,必须孩子自己做
有的家长还认为孩子小,做事磨蹭,父母先帮孩子万事包办了,以后再培养也来得及。其实在孩子每个年龄段,都有他们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告诉孩子什么事情是他自己要做的。爱从来不是大包大揽,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帮他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爱。
让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时间久了,他才会在成长中学会自立自强。
3有些责任,必须孩子自己担着
经典绘本《我永远爱你》中就有这样的对话:
阿力:“如果我把枕头弄得羽毛满天飞,你还爱我吗?”
妈妈:“我永远爱你,不过,你们得把羽毛收拾起来。”
阿力:“如果我把画画的颜料洒在妹妹身上,你还爱我吗?”
妈妈:“我永远爱你,不过,你得负责给妹妹洗澡。”
这个故事中的妈妈做得特别好,她不厌其烦地保证,“我永远爱你”,同时又不忘强调:孩子,你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要尽可能想办法恢复或弥补,你的所作所为带来的后果。
父母不能帮孩子逃避,而应该要求孩子为自己的错误言行承担后果,让孩子有面对错误的诚实和勇气。
其实《少年派》这部剧,描述的不只是家庭和学校生活的点滴,也呈现了父母的付出与成长。同时,让我们明白:亲子关系是平等的,不是占有和束缚。
莫言说过:没有天生成功的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
【四个字看懂“少年派”(严慈相济)】为人父母,是一场关于爱和分离的修行,聪明的父母不会让孩子感到贫瘠和窒息,应该像林大为那样,该呵护时能够给孩子最浓烈的爱,该退让时候,就大胆体面地放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