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主,你着相了!

施主,你着相了

这是我对一幅照片的感慨
对于警示牌上的错别字,让我忍不住想吐槽,毕竟也是一个愤青。不过,对于这幅图的解说我想了很久,一直在寻找一句话或一个词可以点睛。在吃晚饭时,一个词汇就像迪士尼的米老鼠一样巧合出现于脑海——“着相”,于是,便有了这个说说。
“着相”是一个佛教术语,意思是执着于外相、虚相或个体意识而偏离了本质。"相"指某一事物在我们脑中形成的认识,或称概念。它可分为有形的(可见的)和无形的(也就是意识)。这是一个解释,简言之,用我的望文生义的理解便是:执着于表象,忽略了本质。
当看到了这个解释后,沉思,果然自己着相了。
接着,便有了同学的点赞和评论,其中:
【施主,你着相了!】朋友甲:你咋死了半年
我:不会吧!太良心了吧!
朋友甲:每天干嘛,吃鸡吗
我:不是,只有周六周日吧
朋友乙:你是活人?
我:这么僵硬?
当我第二天再复看时,突然感觉自己很佛系!
其实,不难发现,我的回复都是话题终结,答非所问,因为我也不知答案。当我认真问自己这半年干了什么的时候,蒙了,总结起来好像只有:
谁人物:墨某地点:大学宿舍
时间:两年成果:用坏一台电脑,用丢一部手机
在大学两年中,没有更多的跌宕起伏,没有更多的轰轰烈烈,只有更多的颓唐荒废,只有更多的一事无成!或许,在熙熙攘攘的大学生中也有许多的如我的浪子,不是不懂回头,只是不愿回头。对此,不禁想总结:施主,你着相了。
我有过一个一流的幻想:我是诗人或者哲学家,或者次之老师,但是最没有诗意的是,我对学习感到厌倦。我还太幼稚,不知道一切愤世嫉俗行为都是缺乏处事能力的隐藏表现,简言之,是一种无能;也不懂得蔑视一切努力其实就是付出了最大的努力。但是,我的确从这生活中吸收了一点永远有用的东西:反思。虽然不一定对反思做出反馈。
我记得有一个言论,当你相当讨厌一个人或者一件事,这个人这件事至少有一点便是你正在拥有的或者做过的。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言论的时候,忍不住想实践测试一下,果不其然还并不是直呼“然并卵”的一面之词。当自己实践的越来越多的时候,其实潜移默化的在剖析自己,反思自己,逐渐的反省的惯性便像你的坏脾气一样常伴你左右。
再捋一捋这个言论所引发的事件,不得不说发表这个言论的作者是个睿智的人,巧妙地用好奇心塑造一个习惯(或许他本人只是陈述一个现象,只是被我发掘成了一个正向的蝴蝶效应)。
我所讨厌的大学生活其实便已落座与我,自知但不可自拔。
我的随笔记着许多自认为精辟的言论,如一句:当你对一个对象对抗的时候,你已经被束缚,当你和解的时候,已经自由。
何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