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网|Mini LED 商用元年,为什么是中国屏幕崛起的好机会?( 二 )


另外从成本上看,在大屏幕设备的屏幕成本可能要占 70%,而手机上屏幕的成本占比不到 20%,所以 OLED 低良率、高成本问题可以在手机上完美规避。
因此,包括手机屏幕在内的中小屏依旧是 OLED 的天下,而 55 英寸以上的大屏则毫无疑问 Mini LED 更有机会——简单来说,在目前的显示技术中,Mini LED 和 OLED 各有其机会,但二者可能会有更加明晰的应用分野。
不过,相对于 OLED,Mini LED 更像是初生牛犊,其成长空间更大。
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 Mini LED 市场规模在 37.8 亿元左右,同比增幅高达 140%,预计 2026 年中国 Mini LED 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400 亿元。
从具体企业的行业动态来看,也能感受到 Mini LED 的行业机会。雷锋网注意到,TCL 在其最新 Mini LED 战略中明确表示,未来三年将在其大尺寸中实现超过 60% 的 Mini LED 销售渗透率,而 75 英寸以上的超大屏渗透率讲超过 30%。
雷锋网|Mini LED 商用元年,为什么是中国屏幕崛起的好机会?
文章插图

不仅如此,根据天风证券知名分析师郭明錤的最新报告,预计苹果的 MacBook 系列将全面采用 Mini LED 屏幕,同时也会引导诸多非苹果厂商采用和推广 Mini LED,从而让整个领域产生更多投资机会。
有趣的是,伴随着 Mini LED 的不断发展,在该项技术和产业链条上占据引领地位的中国相关厂商也将迎来不少利好机会。
根据郭明錤的说法,苹果在入局 Mini LED 之后,大概率会因为分散供应风险和降低成本而寻找第二供应商,而 Mini LED 关键零部件的第二供应商大部分是中国厂商,因为中国厂商显著具备成本优势。
目前来看,在 Micro LED 技术离落地尚且遥远的当下,Mini LED 的确已经成为当前全球屏幕市场的重大变量,而这种变量实际上也意味着中国屏幕产业上下游的一个重要机会——无论是 TCL、京东方等面板商,还是它们上下游的诸多企业,无疑是重要的推动者和参与者。
且让 Mini LED 的子弹多飞一会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