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知道了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我想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为什么知道了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而我目前就是这类众多人中的一员,我自己也对这个问题反复思考,得出我认为是比较合理的答案:
1、上述“知道”应该打引号,很多道理应该是听到、看到、了解了,人云亦云,自认为懂了,而不是知道,对这些道理没有思考、消化、吸收,转化为自己在生活中的实践;
2、意识上知道但是潜意识不认同,潜意识在你向前践行的过程中,不断将你拉扯回来,往你内心深处认同的方向走。
要改变现状,那就需要从上述两个方面着手。
知晓“知行合一”的真谛
【你为什么知道了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知行合一”出自王阳明的心学:“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对“知行合一”的理解,得到专栏上的吴伯凡老师的解释,我认为是比较准确:
“知行合一”应包含两个方面:
(1)“行”本身是“知”的一个同步的结果。
(2)“知”是反复“行”形成的一个固定连接。
“知”和“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事物的认知掌握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瞬间,我们经常说“求知”,好像“知”是一个对象,放在那里,我们伸手去拿就得到了这个“知”。所以我们自以为获得了知识,就能够掌握这个世界,就能达到我们的目标。但其实真正的“知”不是“见到即得到”的,就像我们射箭的时候,不是你看见那个靶子你就能射中那个靶子。
“知”是在不断地“行”当中丰富完善,“行”又在不断地“知”当中提升确认,最终的“知行合一”就是对事物认知的掌握理解过程,此时的“知”才是知道了这些道理,因为已经在践行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反馈,调整,形成了自己对这些道理的认知和行为方式,而在践行的过程中,我们的人生其实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
提升你的觉知能力
潜意识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潜藏在你内心深处,看不到的意识。但潜意识的力量大得可怕,心理学家荣格说:“你的潜意识指引着你的人生,而你称其为命运”。因为我们感知不到潜意识的存在,我们在做人生的选择时会认为是命运一般的外在力量推动的结果,而不是“我”在做选择,但往往潜意识主导了你人生的方向。
荣格还有另一句话:“当潜意识被呈现,命运就被改写了”。当你越多地觉知到你的潜意识,它就会转化为意识,那么这时你就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你开始决定你的人生走向,而不是由你认为未知的“命运”来决定。
想要觉察到自己的潜意识很难,我自己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找到了一丝潜意识的蛛丝马迹:
1、时间记录:
记录下一天中的时间去哪了,别看这个行动很不起眼,但我自己在记录的过程中,却被自己的行为模式吓了一跳:通过一个星期的记录,经过复盘,发现自己用于手机娱乐的时间高达20%(睡觉时间才占比30%,平均8小时左右)。于是对我自身的时间消耗开始有了觉知,特别对自己一天的时间安排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开始有意识地进行一些改变尝试,调整时间安排后,再进一步观察自己的行为和时间安排的意识变化。
2、逆境体验:
这是一次在与朋友进行手机游戏打麻将中体验到的,当时感受完全处于逆境,怎么都胡不到牌,感觉非常糟糕和沮丧,事后我回顾了当时的体验过程:先是懊恼(自己手里的牌也很好胡不到时—为什么别人能做到,我的就不行,我的条件也这么好啊)、自责(自己作出的决定遭遇挫折时—怎么自己老做错误的决定)、怨恨(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命运要这么对我是吧,那就来把看你能把我弄成什么样),这些内心想法逐渐升级竟然是:就这样吧,看它最终能坏到什么程度,我就不做改变!这就是我在遭遇逆境时的处理模式写照!
原来我在遭遇到持续逆境时的潜在处理模式是这样的,我很庆幸在打麻将这种低成本、快速反馈的场景下感知了这种体验,如果我不改变我的处理模式,那么在将来人生的方向上遇到重大挫折时,有可能就把一切都交给所谓的“命运”了,而不去想怎么改变以适应逆境,从中找到突破口。
上述两种方式总结起来就是,记录下自己的行为模式,跳出原有的认知来观察自己,并将自己设置于不同的情境当中,来体验觉察自己当下的感受,从而更进一步触摸自己的潜意识。
很多时候,你觉着“这种方式是很好,但是我做不到”,我个人感受是先从小的部分做起,让自己起步走,认可自己第一次或者说前期的不足,因为没有人一开始就能在陌生的领域做的很好。就像李笑来老师在他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上提到:“持续写作很可能是锻炼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的最直接、最低成本的方式”,在我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已走在践行“知行合一”的路上,不去考虑文笔的简陋、词藻的匮乏,只因为我深深地认同“知行合一”是一个过程,现在的不完美只为遇到未来更好的自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