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东阿阿胶亟待回血

消费|东阿阿胶亟待回血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财经无忌,作者丨萧田
2009年6月,“私募教父”赵丹阳斥资211万美元,获得了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 。餐后,赵丹阳给巴菲特送了两件中国元素浓郁的礼物——一瓶茅台酒和一盒东阿阿胶 。
这盒阿胶的来历就此被挖出——这是2007年产的首批阿胶极品九朝贡胶 。据说,九朝贡胶是九天九夜、九十九道工序炼制而成,是东阿阿胶系列产品中的极品 。
能与茅台一同被当做“国礼”送出,东阿阿胶名声大噪 。
事实上,在2006-2018年间,东阿阿胶(000423.SZ)也被称为“药中茅台”,是市场公认的“白马股” 。这12年里,东阿阿胶净利润从2006年的1.54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20.87亿元 。即便是在销售收入近70亿元的背景下,其依然能够实现20%的增长率 。
但从2018年开始,东阿阿胶开始变得不顺,陷入增长停滞后并经历“水煮驴皮”事件 。公司业绩随之下行,股价也多次跳水 。到2019年之后,业绩更出现上市24年来的首次亏损,从此一蹶不振 。
也因此,东阿阿胶被外界戏称为“没有茅台的命,却得了茅台的病”?
8月22日晚间,东阿阿胶发布的2021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87亿元,同比增加54.01%,净利润1.5亿元 。上年同期净亏损8402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
消费|东阿阿胶亟待回血
文章图片

随着业绩回暖,这是否就意味着公司未来会“触底反弹”呢?
阿胶教父的遗憾“暗服阿胶不肯道,却说生来为君容 。”一句唐诗揭开了杨贵妃驻颜之道 。据史料考证,阿胶的应用迄今已有3000年历史 。
“阿胶因东阿而得名,东阿因阿胶而扬名 。”山东聊城市东阿县,是一座因阿胶名扬海外的小县城 。虽然人口只有40万,但阿胶产业却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 。
1952年,东阿阿胶厂成立 。它是中国第一个国营阿胶厂,也就是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 。
消费|东阿阿胶亟待回血
文章图片

当时,东阿阿胶厂名曰“工厂”,实际上只是十几户技术好、有实力的家庭组织起来的手工作坊,里头放置了16口熬胶大锅 。因夏天气温高,阿胶无法凝固,因此每年只有冬天才能生产 。而工厂内也时常出现烫伤以及切到手指的状况 。这一局面直到刘维志和章安夫妇的出现才得以改善 。
1968年,这对夫妇从山东莱阳农学院毕业 。随后一起被分配到东阿棉花原种厂,后被调到阿胶厂 。
刘维志给阿胶厂带来了一系列技术变革,建配电室、树电线杆......而最被人称道的则是刘维志做的“蒸汽球” 。
利用十个月时间,刘维志把8厘米厚的钢板砸成一个个球面并焊接到一起,拼成完整球体,一台旋转旋轴空心蒸汽球就诞生了 。
“蒸汽球”的出现,使得熬胶师抛弃了沉重的铁铲,工友也免遭蒸汽烫伤 。沿袭千年的大铁锅,终于退出历史舞台 。更为关键的是,原来化皮需要48小时,而今6小时就够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