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公卫专家:南京现在事实上已经封城,但还是有点晚了( 三 )


7月25日,一名32岁男性从上海返回四川泸州后,被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7月26日,泸州市召开新闻发布会,披露从四川省疾控中心获悉,其感染的是德尔塔变异毒株,且该变异毒株与南京禄口机场疫情的病毒基因高度同源 。然而,从该无症状感染者目前已经披露的轨迹来看,与南京并无交集,其如何感染仍待查明 。
在7月2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丁洁透露,从完成的病例看,结果显示为德尔塔毒株,剩下病例的测序工作还在进行 。丁洁介绍,德尔塔毒株目前已成为全球疫情流行的最主要的毒株,此前相关疫情看,有几方面新特点:病毒传播力强、更加适应人体、复制快、体内载量高,病人转阴速度慢、治疗时间长、容易出现重症 。
德尔塔毒株传染力之强,可以找到一些例子 。7月22日,南京通报一位确诊病例,为南航金城学院宿管人员 。她曾于15日在小区门口遇到亲戚(确诊病例),聊天约10分钟 。7月24日,沈阳市疾控中心通报,沈阳一家三口感染 。一名24岁女子7月14日乘坐厦门到沈阳的MF8069次航班返沈,经停南京禄口机场,其间就餐一次,之后,她父母检出为无症状感染者 。
传播力强的突变株出现在大都市,这预示着南京此次疫情防控难度较大 。前述公卫专家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国内几轮疫情来看,每一次疫情都有它的特点,每一次都会暴露出防控中的一些新的漏洞,然后其他城市从中得出新的经验 。南京这一次显然是机场失守 。
他的建议是,下一步重点是做好重点人群的管控,包括打疫苗加强针、重点人群与一般人群的物理隔离 。理论上,机场防疫人员作为重点人群,互相之间的壁垒是封死的 。国际航班和国内航班一定要分区,人员要做好物理隔离,才能杜绝交叉传染的可能性,这对机场管理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 。
风险点较多 规模难以预测
从7月21日起,南京已经出现了机场工作人员的家属、亲戚感染 。近两日,也有部分感染者为社区居民、高校宿管、个体工商户、出租车司机等,他们的身份越来越多元,也就是说,禄口街道已经发生了一定范围的社区传播 。
7月25、26日,南京市没有公布这两日69例感染者的具体行程轨迹 。目前已公布的57位新冠感染者活动轨迹显示,过去两周内,有17位患者曾去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私人诊所就诊、陪诊、探视等 。
比如,一名19岁的学生7月20日下午先后去过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同仁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两天后被判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该病例在一家培训机构任兼职老师,是一名已确诊新冠无症状感染者的侄女;一名45岁的感染者曾在7月18日下午因头疼到禄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7月19日下午再次去就诊,但20日上午仍去禄口机场上班 。
7月27日,南京市发布通告,强化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行业监管责任和医疗机构主体责任,扎实做好院感防控各项工作 。除急诊、发热门诊外,二级以上医院全面推行预约挂号 。严格限制探视、陪护 。全市零售药店暂停向市民销售(含网络销售)退热、止咳、抗病毒和抗生素等“四类药品” 。
这是否意味着发热监测哨点失灵?前述公卫专家说,需要更加细节的信息,比如,这些自行就诊过的感染者,有没有出现发热症状,如果没有,一般门诊是不做核酸检测的,否则检测量太大了 。随着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比例增多,很多人不一定出现发热症状 。
南京疫情规模会有多大、后续走势如何?杭州市富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欢龙、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白尧在社交媒体上撰文分析,初步判断南京这轮疫情规模与广州“521”疫情相当或超出,总阳性检出(包括溢出及关联)有可能在250例左右,持续2个最长潜伏期,即疫情在8月中旬结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