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小年纪视力在透支,做好九点给孩子一个清晰的世界

小小的身躯背着大大的书包,稚嫩的脸庞架着厚厚的眼镜,如今走在路上这样的景象非常普遍 。6月6日是第26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 。
然而在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视力问题不容乐观,爱眼日当天,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蔡司、腾讯联合发布的《给孩子一个清晰的世界——2021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居世界第一 。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孩子触屏的年龄越来越小,触屏时间越来越长 。如何科学用眼、保护视力,成了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
孩子|小小年纪视力在透支,做好九点给孩子一个清晰的世界
文章图片

报告发布仪式
全国一半孩子是“小眼镜”
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教育部、财政部组织开展了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工作 。结果显示,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 53.6% 。2019年总体近视率为50.2%,较2018年下降了3.4% 。但受疫情影响,2019~2020年,很多课程搬到了“屏幕上”,孩子们一看就是一两个小时,导致2020年全国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小幅上升 。
按年龄段分,2018年,我国总体小学生近视率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 。并且,低年龄段近视问题突出,近视率随年级升高快速增长,小学阶段从一年级的15.7%增长到六年级的59%;初中阶段从初一的64.9%增长到初三的77% 。
面对如此之高的患病率,家长们十分焦急,各大医院眼科门诊量猛增 。但与此同时也反映出一个问题——家长们“管”得太晚,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周行涛对《报告》解读指出,我国青少年儿童近视发病主要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发病年龄小,临床中一些6~8岁的孩子已经出现近视,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将无法对发病低龄化进行有效控制;
二是进展速度快,与更大的儿童相比,年龄较小的孩子近视进展速度更快,每年增长可达50~100度;
三是高度近视儿童青少年的比例逐年升高,5~15岁群体中,有1%的儿童年龄在5岁以下,且高度近视率随年龄增长逐年升高,尤其是12岁青少年 。
周行涛院长表示,家长们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对近视防控知识仍存在许多误区 。调研显示,86.4%的家长认为近视是可以预防的,但他们中61.3%是在孩子近视后被医生告知才知晓的,对具体预防方法也并不明确,从而导致行为和认知分离 。另外,家长们对于近视手术的认知不够,认为等到孩子长大可以通过近视矫正手术把近视治好,而不清楚近视对孩子眼睛的损害是不可逆的 。
具体来说,近视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多方面影响,比如会令眼轴、角膜厚度、眼前房、晶状体及玻璃体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 。
高度近视的孩子发生眼底病变的可能性也更高,还会导致视力低下、失明等严重后果 。
受视力障碍的影响,这部分孩子因为无法判断距离、深度或接近度等,看书、上下楼梯等简单活动对他们来说可能都会变成“难事”,而且也无法从事体育活动、竞技比赛等 。
周行涛院长表示,近视不仅仅是“多戴一副眼镜”那么简单,会直接影响部分儿童青少年今后的职业选择,并且有些职业即使做过近视矫正手术也不能从事 。
“远视储备”过早被耗尽
周行涛院长表示,儿童青少年近视源自两方面原因,遗传和外部环境影响各占约50% 。
国内外研究显示,近视的发生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近视,会增加下一代人患近视的风险 。
此外,户外运动少、课业压力大、电子产品侵占生活、近距离看书等不良读写习惯,也与近视的低龄化、普遍化密切相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