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76岁奶奶反复高烧,病危通知接二连三,原来是得了这种“不能碰”的肿瘤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陈晓华 蒋一娜
最近,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武晓泓的门诊,76岁的高奶奶在老伴陪同下前来复诊,血压、血糖、电解质等各项指标正常,老两口笑逐颜开 。
去年9月,家住杭州市区的高奶奶因食欲不佳、口干多饮,到浙江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 。检测发现,高奶奶血液中的葡萄糖高达22mmol/l,超过正常值近4倍,血压、尿糖、尿酮都偏高,内分泌激素水平异常,随即高奶奶被收治入院 。
始料未及的是,正当医生抽丝剥茧寻找致病因时,高奶奶突然病情恶化,出现心力衰竭、呼吸困难,医院接连下了三次病危通知书……
老人反复高烧,病危通知接二连三
原来,高血糖只是高奶奶病情的冰山一角 。住院当天,她就开始出现高烧,并伴有血压升高、心悸、口干、多汗等一系列症状,且病情陡转直下,一度出现呼吸困难、神志淡漠等表现,需要依靠呼吸机才能保证呼吸,医院不得不开出病危通知 。紧急关头,感染病科副主任黄海军主任医师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与缜密的诊疗思路,控制住了病人的高热,但他发现,高奶奶并非简单的感染性发热 。
高奶奶血中的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都明显升高,首先考虑是皮质醇增多症 。但与此同时她血和尿中高浓度的儿茶酚胺,支持嗜铬细胞瘤的诊断 。那么异常分泌激素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肿瘤?肿瘤又位于何处?一种肿瘤还是多种?……为解开诸多疑问,内分泌科和感染病科医生通力合作,通过一系列检查、试验,目标终于被锁定为右侧肾上腺大小约60*31mm的肿瘤 。
在随后举行的MDT多学科会诊上,内分泌科、感染病科、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妇产科、血液病科的医生经仔细分析,一致认为这可能是一例罕见的异位分泌ACTH的嗜铬细胞瘤,病灶锁定在右侧肾上腺 。
要彻底根治,手术切除是最佳治疗手段,但由于患者年龄大、体内多种激素紊乱、病情进展迅速,手术风险极大 。
正当家属权衡利弊,考虑是否行手术切除肿瘤时,高奶奶又因肺部感染,生命垂危 。
肿瘤|76岁奶奶反复高烧,病危通知接二连三,原来是得了这种“不能碰”的肿瘤
文章图片

武晓鸿主任(右一)在门诊
历时一个小时,稳稳切下5公分大的肿瘤
在医院多学科协同配合和积极救治下,高奶奶一次又一次闯过难关,病情趋于暂时稳定 。但炸弹不拆除,险情一直在 。
嗜铬细胞瘤手术曾被认为是一个禁区,其难度在于“不能碰”,一旦手术过程中碰触到有功能的腺瘤,立马会释放出大量的激素入血,血压和心率在几秒钟内就会爆表,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再加上高奶奶体内还有较高水平的皮质醇和ACTH,会进一步加重机体代谢紊乱,极易诱发感染,况且高奶奶刚刚遭遇了心衰、肺部感染、肠道菌群失调等一系列险情,整体身体状况很差,使得手术难上加难 。
高奶奶的儿子表示:“我们愿意冒险手术,我们相信浙人医的医生,母亲一定可以挺过来 。”
肿瘤|76岁奶奶反复高烧,病危通知接二连三,原来是得了这种“不能碰”的肿瘤
文章图片

方俊标正在麻醉中(资料图)
面对高奶奶一家强烈的求生欲和积极配合的良好心态,泌尿外科主任助理刘锋医疗组的医生们迎难而上,不断完善术前准备,针对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险情,一一制定了详细的应对措施 。
一切准备就绪,高奶奶被推进了手术室 。麻醉科副主任方俊标团队为高奶奶实施麻醉,凭借高超的专业技能和扎实的临床素养,实时调整用药,维持高奶奶术中血压、心率、血糖等体征的平稳 。尽管手术过程中险象环生,但在麻醉团队的护航下,处变不惊的刘锋医生用一双巧手耐心细致地分离瘤体,避免损伤周围神经及血管,历时一个小时,稳稳切下了5公分的肿瘤,顺利地完成手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