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手机是革命性创新,还是“技术弯路”?|三年过去了,可折叠手机为啥还是火不起来?

折叠屏手机是革命性创新,还是“技术弯路”?|三年过去了,可折叠手机为啥还是火不起来?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王新喜
可折叠手机从2018年面世以来,到今天,依然作为小众产品并没有被大众主流用户接受,在消费级市场基本难见身影,但手机厂商依然没有放弃这个战场,华为三星等厂商在可折叠手机市场的探索脚步并未停止 。
【折叠屏手机是革命性创新,还是“技术弯路”?|三年过去了,可折叠手机为啥还是火不起来?】在今年年初,华为发布新款折叠屏手机Mate X2,而最近也有数码博主爆料称,小米或有一款翻盖式折叠手机面世 。
此外,三星不久前发布了自家下半年的可折叠旗舰产品,其中Galaxy Z Flip 3的定价在999美元,这或许意味着三星试图在放弃可折叠手机的超高价定位 。这背后其实也透露出厂商对可折叠方向前景的焦虑 。
笔者此前曾经指出,如何将可折叠手机从概念与样品带入到普通大众之中,适配更多软件玩法以及提升硬件耐用程度与3D影像玩法等,决定可折叠手机市场的未来 。
三年之后,可折叠手机产品难题与矛盾依然存在但从目前来看,可折叠手机到底要如何走到这一步,厂商们并没有想清楚,未来也并不乐观 。
回到2018年,当时可折叠手机的概念一经面试,便引发了业内的热议与追捧,被认为手机产品的未来形态与趋势 。手机厂商也纷纷在抢夺可折叠手机的首发权,试图在该领域抢占话语权与主导地位 。
但可折叠手机的产品形态创新虽然吸引眼球,但可折叠形态带来的产品矛盾也一直无法解决 。
首先是折叠之后,手机内部元器件比如电路板、电池需要适应可折叠屏幕的要求并要有一定的柔性度,在操作设备时内部元器件需要经受大量的弯曲和非弯曲循环,因此设计环节需要叠层的内力进行平衡,避免影响屏幕的显示效果 。
从这几年的产品思路来看,手机实现折叠在于手机中间的铰链,通过铰链,手机才能以此为中心进行折叠 。
华为在Mate X发布之初,铰链处塞进了180多个零部件,并因此实现了“折叠”的形态,而华为与三星都声称产品经过了严格的耐用性测试 。
折叠屏手机是革命性创新,还是“技术弯路”?|三年过去了,可折叠手机为啥还是火不起来?
文章图片

而三星从上一代Galaxy Z Flip起使用了隐形铰链,据说其新款Galaxy Z Flip3 5G可承受的开合次数高达20万次 。华为声称屏幕和铰链折叠次数最高可达10万次,在设备的一生中可能都不会超过这个数字 。
但尽管如此,可折叠手机因为折叠设计,在用户体验环节还存在诸多问题,依然处于不成熟的状态 。
首先是为了实现可折叠,厂商们都是采用了复杂的活动铰链,拥有大量可活动的零部件,这带来一个新问题就是灰尘和水能够从铰链的齿轮缝隙中趁虚而入 。
此前iFixit曾对Galaxy Z Flip进行了防尘测试,iFixit将Z Flip折叠并放入一袋灰尘中 。将手机从袋子中取出后,iFixit甩掉了很多灰尘,但有很多灰尘进入了手机内部,甚至阻止了铰链完全打开 。也就是说,它的尼龙刷对细小灰尘的防护效果并不如想象中好 。
折叠屏手机是革命性创新,还是“技术弯路”?|三年过去了,可折叠手机为啥还是火不起来?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