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共享充电宝地推人员生存困境:早入局者吃饱,晚入局者遭殃

充电宝|共享充电宝地推人员生存困境:早入局者吃饱,晚入局者遭殃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unsplash

钛媒体注:本文来自于界面新闻 , 作者丨于浩 , 编辑丨文姝琪 , 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
下午五点左右 , 程鹏正坐在北京一家烧烤店门前抽烟 , 门店位于大学城附近 , 人流量不少 。店门口的白色小电充电宝显得格外醒目 , 与程鹏戴着的黄色工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程鹏是美团充电宝的一名BD , 他今天的任务就是“拿下”这家烧烤店 , 把店里的小电充电宝换成美团的 。在互联网圈 , 人们把类似程鹏这样做商务拓展工作的人简称为“BD”——Business Development的缩写 。看着挺玄乎 , 实际干的就是地推的活 。
虽然已经提前和老板联系好登门面谈的时间 , 但是到店后程鹏却发现老板有事外出了 , 于是他只好在店门口一边蹲守一边等店老板回来 。
这时有两个人进店 , 程鹏看了几眼立刻反应过来 , 对方是“小电的同行” 。
他把烟就地一熄 , 走上前攀谈起来 。“你们待遇怎么样?美团待遇不错 , 要不要过来?”
在共享充电宝BD群体中 , 抢店抢人的现象里早已屡见不鲜 , 这是过去几年行业竞争的常态 。于2017年兴起的共享充电宝行业 , 经历了一番厮杀后形成了“三电一兽(街电、小电、来电、怪兽充电)”的格局 。
但在去年疫情之后 , 美团的重新加入又使得原先稳定的市场波澜再起 。
共享充电宝极度依赖线下网点的覆盖和维护 , 所以对BD的需求巨大 。
但随着市场开拓程度不断提高 , 没有接入过共享充电宝的增量商家越来越少 。进入到存量竞争后 , 争抢门店、人员挖角等现象也随之增多 。行业红利消退 , BD的职业困境也随之浮现 。
撬来撬去都一样打通刘洋电话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 , 那时他刚刚下班回到家 。五个月前 , 受朋友介绍 , 他加入了速绿共享充电宝 , 目前在邯郸市任BDM——商务拓展经理 。
虽然不是一二线城市 , 但共享充电宝对邯郸线下网点的争夺依然激烈 。刘洋入职以来 , 去除地方性的小品牌 , 单他接触到的全国性的共享充电宝品牌就有五家之多 。
共享充电宝品牌与商家通常有三种合作模式 。首先是入场费 , 品牌将费用与商家一次性结清;其次是预付分成 , 品牌预估商家每月的流水 , 按约定比例来预先支付一定时间期限内(如三个月)的分成;最后就是普通分成 , 商家可在后台将已经产生的流水按约定比例提现 。
刘洋的工资与他经手的商家流水直接挂钩:机器流水首先会在商家与公司之间进行分成 , 然后BD人员从公司分得的流水中抽取20% 。基于此 , 人流量大、客户停留时间长、消费意愿强、连锁性质的门店 , 如酒吧、KTV、酒店、商场门店等会被视作优质门店 , 针对这类门店的争抢也会更为激烈 。
承诺高入场费与高分成是各家BD惯用的谈判伎俩 。而入场费用一旦超出门店未来的流水 , 超出部分的收入是由BD来承担的 。同样 , 由于BD是从公司分得的流水中再抽成 , 给商家过高的分成也会影响BD的自身收入 。但为了达成业绩 , 很多人宁愿牺牲收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