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p|71个城市启动DIP试点,将对医院带来这5大影响

【dip|71个城市启动DIP试点,将对医院带来这5大影响】┃来源:秦永方医疗卫生财务会计经济研究
11月4日,国家医保局网站公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医保办发〔2020〕49号,以下简称《通知》),27个省(直辖市)71个城市纳入试点,按病种分值付费(以下简称《DIP》)试点地区医院迎来“五大PK” 。
DIP放开单体医院医保总额控制
《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医保办发〔2020〕45号),明确提出,不再细化明确各医疗机构的总额控制指标 。明确要求,2020年12月,各试点城市使用实时数据和本地化的分组方案实行预分组,做好付费技术准备工作 。自2021年3月起,根据试点地区技术准备和配套政策制订情况,具备条件的地区备案后可以先行启动实际付费;2021年年底前,全部试点地区进入实际付费阶段 。
DIP为何敢于放开单体医院医保总额预算控制?DIP是对辖区内医疗机构全覆盖;实行区域总额预算管理;不再细化明确各医疗机构的总额控制指标,而是把项目、病种、床日等付费单元转换为一定点数,年底根据各医疗机构所提供服务的总点数以及地区医保基金支出预算指标,得出每个点的实际价值,按照各医疗机构实际点数付费 。认真研究和学习DIP相关政策,清楚付费机理就可得知,主要机理有“三” 。
机理一:辖区内医疗机构全覆盖
DIP付费范围,是对辖区内所有医疗机构全部覆盖,把每家医院都纳入付费体系,在统一的付费规则下,导入“内部人竞争机制”,鼓励各医院之间的竞争,激励医院加强自我管理,在竞争中获得上风 。
DIP覆盖范围=Σ(三级医院×权重系数+二级医院×权重系数+一级医疗机构×权重系数)
机理二: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
DIP付费,有个前提就是区域点数法有总额预算,是指对区域医保用于住院费用的额度进行测算,确定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 。
按病组分值付费总额预算 =年度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住院费用可支出的预算额度-调剂金-按项目付费额度-按床日付费额度-按单病种付费额度-其他
dip|71个城市启动DIP试点,将对医院带来这5大影响
文章图片

机理三:按照DIP实际点值结算
DIP付费,通过辖区医疗机构全覆盖,作为付费结算的对象,通过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的确定,按照区域内实际DIP的数量,调整病种分值结算价,DIP数量越多,结算价贬值降低,DIP数量越少,结算价升值提升,确保医保基金永不穿底“风险可控” 。
DIP医保分值结算价=按病组分值付费总额预算/Σ(三级医院DIP总分值×权重系数+二级医院DIP总分值×权重系数+一级医疗机构DIP总分值×权重系数)
DIP赋能医院“5大PK”
DIP付费,对医院最大的冲击不在于付费,更在于各家医疗机构的竞争 。DIP付费设计最重要的机理就是鼓励内部人竞争与约束控制,一家医院做的好,DIP付费获得医保支付额度多,意味着其他医院获得医保支付额度就要少,获得少的医院需要加强自我管理,向好的医疗机构看齐,同时也会监督不规范的医院,起到内部控制约束作用 。DIP付费的冲击,赋能各家医院“5大PK” 。
第一大PK:医疗服务能力大PK
虽然各级医院有患者自付门槛及自付比例,在面对个人生命安全,以及对医疗知识不足的情况下,患者最为关注的是医疗技术和质量,都希望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各家医院更应关注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技术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安全,是医院提高竞争力的第一要素 。也是医院之间PK核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