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物|薯片里的致癌物,凭啥没有“中国标准”来管管?

近日,深圳市消委会从线上线下挑选了15款国内外知名品牌薯片,并委托专业质检公司开展了比较试验 。检测中发现7款薯片的2A类致癌物丙烯酰胺含量高于欧盟设定的基准水平值(750μg/kg),其中盐津铺子、三只松鼠、董小姐三款薯片的丙烯酰胺含量超过了2000微克每千克 。
此新闻一出,春雨君看了看手里的薯片,立马吃了一大口压压惊 。本想吃完这一袋就擦擦嘴洗洗手继续工(mo)作(yu),又看到三只松鼠等三个品牌回应了此事 。
(图源网络,侵删)
你以为道歉了?整改了?下架了?
【致癌物|薯片里的致癌物,凭啥没有“中国标准”来管管?】那倒没有,他们说:我国并无丙烯酰胺含量限量的食品安全标准 。此话一出,很多小伙伴都惊了,有人说这态度也太强硬了吧!还有人问为啥丙烯酰胺是致癌物还没有限量标准啊?
别慌别慌,春雨君今天来跟你们说道说道,这丙烯酰胺到底是“何方妖魔”?吃了这样的薯片会不会有健康问题?
“太长不看”版:
1.丙烯酰胺是食品加工过程中的自然产物,且日常饮食中很难避免
2.大量动物实验证明丙烯酰胺具有生殖毒性、神经毒性、遗传毒性及致癌性
3.除了丙烯酰胺含量高,薯片还有高油高盐的特点,是典型的垃圾食品
4.管不住嘴又怕胖的话,可以适当选择一些纯天然、新鲜的食物当零食
丙烯酰胺是2A类致癌物
丙烯酰胺(acrylamide,AA),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实际上它是食品加工过程中的自然产物 。
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油脂的食品在热加工过程中会发生剧烈的美拉德反应(如还原糖等羰基化合物和氨基酸、肽和蛋白质等氨基化合物在常温或加热时发生的一系列氧化、环化、脱水、聚合等反应,有助于食物的外形、风味和颜色的生成),生成大量的美拉德反应产物,而丙烯酰胺就是其中一种 。
致癌物|薯片里的致癌物,凭啥没有“中国标准”来管管?
文章图片


(图源:123RF)
通常加热温度越高,产生丙烯酰胺越多,140-180度丙烯酰胺生成速度最快 。此外,加热时间越长,丙烯酰胺越多,这可能与食物脱水,温度升高有关 。
对此,我国对食品中丙烯酰胺的预防和控制建议有以下几点:
1.尽量避免过度烹饪食品(如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间太长),但应保证做熟,以确保杀灭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避免导致食源性疾病的产生;
2.提倡平衡膳食,减少油炸和高脂肪食品的摄入,多吃水果和蔬菜;
3.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改进食品加工工艺和条件,以减少食品中丙烯酰胺的产生 。
因此,薯片一类的油炸食品我们可以偶尔吃一次,但不要天天吃、长期吃,除了丙烯酰胺含量较高,其高油高盐的特点,也容易使钠含量摄入超标,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生风险 。
有哪些健康的零食?
其实,只要选对了食物,零食也可以吃得很健康,有些食物每天适量吃一些,还是有助于营养均衡的 。
但是在吃零食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白一个点:零食始终只是三餐外的补充,每天三顿正餐才是我们获取食物和营养的主要来源 。零食提供的总能量不要超过每日总能量摄入的10% 。建议每天吃零食要次数少,食用量小,不要一次性吃太多影响了吃正餐 。
根据《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零食分为三个级别:
可经常食用
每天都可以适当食用一点的,食物一般属于低脂低盐低糖类,如燕麦片、酸奶、牛奶、新鲜水果或蔬果汁 。
适当食用
指每周可以食用2-3次,因为含热量,脂肪或盐分,糖类高 。如奶酪、巧克力、水果干、薯片、含糖饮料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