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轶事: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 三 )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手破了以后,涂一些霉菌就可以预防感染,但他们只停留在这种“经验”的地步,未曾深入研究 。弗莱明的重大发现看似偶然,但其实,他默默研究了10年 。
点评: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上帝常同人开玩笑,但绝无恶意 。”“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我们留心观察的事物,只要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深入研究,都有可能做出重大的发现 。
伉俪情深的诺奖夫妇:卡尔·科里和妻子格蒂·科里
(因发现糖代谢中的酶促反应而荣膺194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轶事: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
文章图片


卡尔·科里和妻子格蒂·科里是同龄人,而且是老乡 。他们双双考入布拉格大学,双双博士毕业,双双离开二战前夕的欧洲去了美国,然后双双获奖 。
他们是夫妻,也是合作伙伴 。他们全身心投入科研中 。格蒂经常会提出某个想法,然后两个人就一起进入实验室予以证实或者证伪;卡尔经常会提出一些实验的技巧,格蒂就去践行 。卡尔尊重格蒂的才华;格蒂信任卡尔的能力,他们的亲密关系甚至超出了他们的科学努力 。有人如此评价他们之间的心有灵犀:“就像她写了上半句,他就可以接上下半句 。”
卡尔在1947年诺贝尔晚宴上的讲话中总结了他们合作的本质:“我们的合作始于30年前,当时我们还是布拉格大学的医学院学生,此后一直在继续 。我们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互补的 。”
点评:
诺贝尔奖百年历史上,仅有5对夫妻档,包括居里夫妇和小居里夫妇等,这些伉俪情深的诺奖夫妇向我们展示了何为真正的志同道合,也为艰深的科学探索史写下温柔浪漫的注脚 。
“临死前还在修改论文”:弗朗西斯·克里克
(因发现核酸的分子结构及其对生物材料信息传递的重要性而荣膺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轶事: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
文章图片


1953年4月25日,克里克和沃森合作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核酸的分子结构--DNA的一种可能结构”的论文,这篇论文被誉为是“生物学的一个标志,开创了新的时代”,也让他们摘得诺贝尔奖的桂冠 。
现在我们看来,DNA双螺旋结构并不复杂,那么为什么是克里克和沃森而不是与他们同时代的其他科学家,用克里克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想,詹姆斯和我最值得称赞的是我们选对了问题并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 。为了找到黄金,我们一路跌跌撞撞,总是犯错误,这是真的,但事实是我们仍在一直寻找黄金 。”
随后,克里克将兴趣转向神经科学 。1976年,60岁的他来到索尔克生物研究所,开启科学生涯的第二次领域大转换——开始从事对脑和意识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
点评:
在成功的道路上,兴趣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执着的信念,不断探索的精神,那么,也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而克里克正是那个“一直寻找黄金的人” 。2004年因大肠癌病逝,他的同事科赫曾感叹道:“他临死前还在修改一篇论文,他至死犹是一名科学家”!
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轶事: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
文章图片


视觉中国供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西德尼·布伦纳
(因发现了在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规则而荣膺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轶事: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
文章图片


小时候,布伦纳偶然读到谢伍德·泰勒写的《青年化学家》,这本厚书打开了他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之门 。说干就干,很快,他就组建了自己的小小实验室 。他跑到药店买药材,根据配方制造各种各样的药物,而且尝试着从花瓣里提取色素 。上大学后,神奇的生物世界在他面前展示开来,他尤其对各种生命到底是如何发育生长的感到好奇,于是选择了细胞生理学作为主要研究方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