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代|7类行为遭禁,不再背销售任务,药代备案制12月1日正式落地( 二 )


自从2017年取消药品加成,两票制全面推开,带量采购常态化以来,医药代表的职业环境已经越来越恶劣 。
特别是2020年以来,在疫情、国采和DRGs等医保支付改革措施推进之下,医疗机构严禁药代进院,约谈药代、企业负责人,甚至联手公安机关,巡逻、抓人事件都频繁发生 。
而在行业变革之中,药代的转型、淘汰都在加剧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已有70%的药代准备转型,20%的药代在转型中 。原本全国300多万药代,已经减多少到200多万,预计还将进一步减少到七八十万 。也就是说,还有超百万人将在几年内被淘汰出局 。
这一进程随着药代备案制的落地将加快 。
主体责任明确
企业行贿成本已大幅提高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药品上市许可人在药代备案制的主体责任一再被强调 。这也意味着,企业、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在行贿案件中,再难甩锅药代或代理商后,轻易脱身了 。
按照管理办法要求,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须对药代履行管理责任,如果药代出现明令禁止的行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须及时予以纠正;情节严重的,须暂停授权其开展学术推广等活动,并对其进行岗位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重新确认授权 。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或者医药代表给予使用其药品人员财务或者其他不正当利益的,将依法依规受到调查处理 。
【药代|7类行为遭禁,不再背销售任务,药代备案制12月1日正式落地】在经过早期缺医少药的年代之后,中国医药行业长期处于过剩阶段 。然而由于药品审评审批速度慢、医保目录调整不及时等原因,企业创新积极性不高,90%以上批文都是仿制药,低水平重复问题严重,加上药品加成制度下的,以药养医等问题,直接导致了带金销售、药价居高不下等问题愈演愈烈 。
据国家医保局统计,2016~2019年间,全国百强制药企业中过半数曾被查实存在给予或间接给予回扣的行为,其中频率最高的企业三年涉案20多起,单起案件回扣金额超过2000万元 。医药上市公司平均销售费用率超过30% 。
在数字背后,企业行贿成本极低 。在以往案例中,一般只追究受贿者的法律责任,企业则往往把责任归咎为药代、代理商个人行为而免于受到处罚 。康美药业、步长制药等,都曾有典型案例 。
进入2020年以来,风向已经转变 。不仅中纪委开始强调受贿、行贿一起查,医保局也制定了信用评价体系,药代、代理商行贿也将追责药企,影响其产品挂网 。最高人民法院已经与国家医保局合作,相关案件将及时共享 。
此次药代备案制更是明确了企业、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是责任主体,需要为雇佣的医药代表、代理商行为负责,这也将企业的违法成本大大抬高了 。
结合带量采购压缩中间利润空间,卫健委行风建设力度升级等措施,中国医药行业的大颠覆已经来了 。
药代|7类行为遭禁,不再背销售任务,药代备案制12月1日正式落地
文章图片

编:锦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