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11.19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论语解读)

11.19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善人”,是质美而未学者,子张问,世间有一种自然有善而无恶的好人,他们的行为如何呢?

孔子回答说,善人如果不践迹,不踩着圣人走过的路径亦步亦趋地走,那他的学问道德也难以登堂入室。前面孔子说子路的学问,已经登堂,但还未能入室。天生的好人也一样,如果不照着学,学问道德的境界,终究是不足。

为什么一定要“践迹”,要照着做?因为行动带来认知!

所谓知行合一,当你还不知,你就照着师父说的,一点不打折地去行,在行的过程中体会,慢慢才能知。

这在日本传承下来的儒家文化里,是剑道的“守、破、离”。

就是说你要先践迹,才能入室,入室之后,再考虑突破,最后可以离,离开师父,从心所欲不逾矩,并能开创自己的风格。



大家早上好!日更演讲,成就梦想!写作加演讲,七倍速成长!越付出,越富有!

今天是2021年的1月1号,也就是元旦了,在这里,大哥张胜萍首先祝所有超级演讲家的战友们都能够元旦快乐。

过去的2020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年初就开始新冠病毒肆虐,后来出现了跟多波折。不过我们依然挺过来了,在2021年我希望我们的战友能够依然坚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践行运用,在新的一年取得好的成绩,获得丰厚的回报。

还是那句俗的不能再俗的话,我们一定要有恒,持之以恒的去做一件事情,把它做到极致,你就是专家,你就不一样。

【11.19|11.19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论语解读)】好了,简单地说了两句开场白,我们还是按照惯例先来复习一下昨天学习的内容。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说的是,颜回安贫乐道,差不多近于得道了,但是他屡屡陷于空匮,一贫如洗,家徒四壁。“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种品质值得人学习,但是境遇又值得人叹息,那么好的人那么穷,说不过去。

另外一个得意弟子,端木赐,就是子贡。子贡不受命,“不受命”有两解,都解得通。一是子贡不接受命运的安排,要改变命运,要发财。

二是说子贡经商,不是受君命搞国营企业,他是自己做生意,“亿则屡中”,“亿”,就是臆,臆测,他每次预测行情,什么东西会涨价,什么东西会跌价,都给他猜中!所以子贡贱买贵卖,囤积投机,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并成为儒商始祖。

我们说,这个社会上这两种人都需要的。像颜回,专心做学问,能够安贫乐道,是有君子之风的。这样的人给我们留下的是丰富的文化遗产。子贡,他既有学问,又能够经商,还有口才,是个全才,首先保全自己,不亏待自己,还有能惠及他人,那也是相当不得了的。

这两个人,都给儒家,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一个是帮他完善了先秦的文化经典;一个是把老师的影响力成倍的扩大,让儒家学说在后世得以得到推崇和实行,功莫大焉。

好了,简单的回顾一下昨天的内容之后,我们再来学习新的一章。

这一章可以说有非常非常多的歧义,就是一个人一个解释,而且断句也不同,说法也不一样,不过没关系,我们都可以了解一下,然后你自己判断到底哪一个你最认可的,它最能够帮到你,对你有启发的即可!

我们要还是先来看原文。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咱还是先来看第一种意思。解释就是,善人是质美而未学者,应该说就像孟子说的似的,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是善的。

就是子张问如何能够成为善人,但这里的善人,它和我们说的圣人还是有区别的。圣人是十全十美,方方面面,无论言行举止,谈吐各方面都很完美的叫圣人。善人首先是心地善良,但是呢,他达不到圣人这种境界。

孔子就回答说,“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这里面他是一个因果句,就是如果你不能够踩着圣人走过的路径,就是沿着圣人走过的路亦步亦趋地去走,那么你的学问,也难以入室,入室就是登堂入室吗?就是到最核心的部分地方,就是能够真正的达到高人的境界。

这个解释的意思就是说,不管我们的天质有多好,不管我们本身有多高的素质,如果你不能够认真仔细的好好学习,特别向谁学呢?向圣人学。那我们要跟着下三滥学,那你不越学越倒退了嘛!

跟着圣人学,跟着名师学,好学,而且去做,他怎么说我们怎么做,然后我们就能够真正的达到这个地步,登堂入室。

这里面这个践迹这个词很重要,就是踩着老师的脚印亦步亦趋,一点不偏离的跟着走。

其实任何学问都一样,经常有人自以为有什么新的理论发现,其实他所研究的地方,前人早已耕耘过无数遍。

自己读书少吧,人说人傻就要多读书,不足就要多读书!为什么?因为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你认为你经历的事儿叫事儿,好像是在你身上发生很为难。但事实上,前人比你经历的事,比这多多了,都经历过了,该怎么解决也都有了解决之道了,你只要是用心学这些都能够找到答案,可以照此来办理,借鉴一下,你就明白了,就不至于受困而不知所措。

在一些涉及个人技艺、手艺的地方更是这样,你比如说盖房子,唱京戏,或者怎么样,你就要跟着名师,招式一招一式的照着做,那他怎么弄你就怎么做就是了。最后肯定差不了!如果差一点儿,那可能就出问题了,肯定是你错了。

华杉解释说,所谓的止于至善,世间所有的事正确答案只有一个。他说他家里有两种碗,一种是最传统的样式,一种是新潮好看的现代设计,传统设计的碗撂起来,十个摞起来,十个整整齐齐,新潮的碗,摞三个就歪了,四个就有危险。也就是说这碗的弧度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千百年来人们都弄明白了,你改一点就出问题。

说实话,他这个我也不是很赞同啊!现在好好设计,在原先基础上创新,那肯定不会差,举例一些个别的例子不能代表一定会怎么样啊。

人性的弱点,一个是追新逐异,一个是在意自己的表现。不愿意照着老路走,不愿意跟着别人学。这就和画画的道理一样,画鬼很容易,而画狗很难。因为鬼什么样子的呢,你随便画,没有模特。

要把一只狗画得像,就千难万难。所以都愿意画鬼,说那是艺术,说那是创新。

创新这个词,也被玩坏了。正纵容了这种不努力学习正确套路,追新逐异、表现自己的行为。

“墨守成规”,本来是一个褒义词,要求你像墨子一样,守住成规,结果被人性的弱点,传成了贬义词,墨守成规还成了人们鄙视的东西。请问你守得住吗?你有那墨守成规的本事吗?多数人,从来就没达到过成规的标准,更别说守住了。而正因为从来达不到,干脆自己搞一套,这叫自欺欺人。

为什么一定要践迹呢?要照着做,因为行动带来认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当你还不知道的时候,你就照着师父说的一点不打折的去行,在行动过程中体会慢慢才能知,其实就是说先听再做,在行动的过程中思考,思考以后慢慢的去悟,把老师的东西,最后变成自己的东西。

这里面举一个日本的剑道组织的例子,它有三个字叫“守、破、离”,这是严格遵循儒家文化下来的啊!

守,就是一招一式,严格按照师傅教的来,一点也不要偏离,就先模仿!老师有几十年的经验总结,先把老师的学到手,完全掌握熟练以后,才可以有自己的创造和突破。

也就是说,你要先践迹才能入室,入室之后再考虑突破,最后才可以离,就是脱离原先的东西,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路,比如说开宗立派的,如果说你学都没学到家,那你想开宗立派也真的是太难了。

学到家了,真领悟了,真的融会贯通了,又根据自己的特点开创一派,能够从心所欲不逾距,开创自己的风格,这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总而言之,就是第一种说法是践迹,如果你不践迹的话,那么你就入不了室,如果你不跟着高人的脚步走,跟着圣人的脚步走,好好的模仿学习,你就达不到善良那种境地,这是一种解释。

另外一种解释是,做一件好事不必要看出来是善行,为善不求人知。如果为善为了好名,成为别人的榜样,这样就有问题。亦不入于室,意思是不要为了做好人做好事,用这种善的观念把自己捆起来。这种解释也是很有意思的。

就是不要用心守着善的观念,何必为自己树一个好人的招牌,所以中国人讲究行善要积阴德,别人看不见的才是阴。表面的就是阳化了。

不要在人家看见时才做好事,便是阴德,做了好事也不要到处宣讲,你看我做什么什么事儿,显得自己多牛逼多厉害!

如果说你做好事是为了出名,那么你本身这一个出发点其实就错了。

即便你做了,帮人家忙了,做了以后即便是别人问起来也不一定非要承认说自己有多好多好,而是说知道就是了。这是中国过去的道德标准。

那佛家里面也是如此。佛家里讲究积德行善,积阴德做好事不留名,不去宣扬,看起来好像是白做了,因为没有人去感谢你,别人不知道是你做的。

但是这个是阴德,他是荫及自己的后世子孙的,也就是后世子孙都会因为你积的阴德而受益。

中国有一部小说是聊斋志异,大家都知道第一篇就是考城隍。故事是有一个秀才,做梦去应考,主考官是关公。

一看他的卷子就录取他了,那为什么录取呢?

因为他的卷子里面有两句话叫: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就是说有心去故意做好事,表现给别人看或者表演给鬼神看,虽然是好事,但是也不该奖赏。又例如有一把刀不好用了,随手丢掉,而不幸伤了人,实在是没有存心要伤害他,那么虽然是一件坏事,也不该处罚。当然了,这也不对,你伤了人肯定要处罚的,因为无心之过也是过,但毕竟不是有心,所以是承担有限责任,和故意伤人是两个概念。

也就是第二种解释,要求我们行善要不留痕迹,要多积阴德,也不要用善这种概念把自己框住了,这是第二种解释。还有其他的解释,我们在这里就不再多说了,有两个大家明白就行了。

从内心深处来讲啊,我还是比较赞同第一个的,也就是假设句。还是以我学写字书法的故事作为例子。如果我不能好好的跟着老师们去学习,跟着赵孟頫这位大书法家去临摹,可以想象我是很难写的好的,虽然我很努力很用功,但是我本人的思想和境界,熟练程度都达不到任意发挥的那个程度。

但是跟着老师练习多了,一笔一划,如何起笔,如何行笔,如何落笔,如何排列间架结构,一点点的跟着走,看起来好像是有点儿太笨了,什么都跟你一样,干嘛不创新呢!事实上我专门认真看过赵孟頫的字,人家就是浑然天成,怎么看怎么舒服,每一笔每一划都有神韵,符合于天道。

而事实上经过两年的时间,我自己的字真的有一点点样子了。当然了,现在也只能说是稍微进个门儿,还未登堂也未入室,但我相信假以时日啊,肯定会登堂入室的。

我们可能成不了书法家,但是成为一个字写的比较好的还是比较靠谱的,就像这里说的似的,我们可能不能不一定成为圣人,但是我们能够成为善人还是可行的,对不对,战友们?

希望在新的一年也就是2021年到来的时候,大家都立志要成为善人,成为圣人或者说我们成为什么人,然后找一个榜样,找一个导师,好好的,认真地亦步亦趋的学。早一天成为他那个样子,做出不一样的成就,成为真正的自己。

好了,今天这一章就到这里了。明天我们再来学习下一章。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这句话如果不解释,肯定是一脸懵逼,那具体怎么解释呢?我们明天再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