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鸿沟--|数字鸿沟-- 让家中老人从数字难民成为数字移民 / 每日一读一思(本土临床心理学论丛读书劄记与思考2020-10-10)

2018年夏天,一名志愿者(署名彩色多崎作) 在某小县城教育局当义工,帮助大学生申请助学贷款,但实际上服务的对象,大多是学生们的家长,父辈,还有爷爷辈的,替子女孙辈们代办手续。 期间彩色多崎作发现,许多学生家长「... 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没有和工业化生活接轨。... 没有智能手机,不相信电子支付,不会使用自动存提款机,互联网简直就是妖魔鬼怪」。
多年前银行和支付宝在各个乡镇网点推进自动存提款机代替人工,推广二维码和网上支付,类似的情况,亦曾出现过。
每到农民排队去银行领取粮食补贴之类的福利时,银行会雇佣一些临时工,教老人们人怎么使用自动存提款机。
乡镇银行的员工--支行行长,柜员,包括临时工那时都得一起上阵,表面说是教,实际上是守着自动存提款机,替中老年人们操作,找回密码,手机号之类。
这些切身体验,让彩色多崎作慨叹地说,「乡村和老人被现代化追赶,侧面看有几分搞笑。但这就好像突然告诉你:你前几十年的生活经历都不管用了,这其实挺残酷」。 数字鸿沟--|数字鸿沟-- 让家中老人从数字难民成为数字移民 / 每日一读一思(本土临床心理学论丛读书劄记与思考2020-10-10)
文章图片

如果我们不想「残酷」继续下去,我们就得要帮扶老人克服由于「被现代化追赶」而感到被时代淘汰这道「心理坎陷」,让老人从数字难民,变成数字移民。 数字鸿沟--|数字鸿沟-- 让家中老人从数字难民成为数字移民 / 每日一读一思(本土临床心理学论丛读书劄记与思考2020-10-10)
文章图片
正是这道心理坎陷,让许多老人一直保留数字难民的身份。
那些让父爷辈代自己去办申请助学贷款的大学生们,尤须努力加把劲! 【数字鸿沟--|数字鸿沟-- 让家中老人从数字难民成为数字移民 / 每日一读一思(本土临床心理学论丛读书劄记与思考2020-10-10)】

资料来源:
彩色多崎作 (2020)。〈我曾在地方教育局当志愿者,帮大学生申请助学贷款,聊聊风闻的 “复印机难题”〉,2020年10月10日;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392094/> 风闻_观察者网 (上海)。

    推荐阅读